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促进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一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明乡村。
想要打好乡村振兴的这场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要一起抓!乡村文明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更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保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
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明的需求,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文化活动以及民俗节日等活动。
三传承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流传至今犹如血管里的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大地和中国的乡村文化之中,承载着民族的记忆、生活的智慧、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弘扬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好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