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代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一条“铁律”。
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历史宿命之门已经闭合,修昔底德陷阱已经成立,目前需求做的和可以做的就是在广度、深度和烈度上限制其扩展、深化和激化
修昔底德陷阱的由来
修昔底德陷阱是古希腊大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不朽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论述的一个中心思想,指新兴大国随着其力气的加强,一定会向老牌的霸权国度发起应战,而老牌的霸权国度也一定会为了维护其霸权而全力打压新兴大国的崛起势头,以至发起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还指出:“使战争不可防止的真正缘由是雅典权力的增长和因此惹起斯巴达的恐惧。”但修昔底德并没有明白概括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而美国学者艾利森依据这一结论则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以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应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要挟,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防止。
现实案例:
即在现实中,两个大国的战略判断与感情好恶的致命结合,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导致健康的竞争变成你死我活的敌对,甚至更糟。
A.古雅典与斯巴达
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B.德国与世界大战
人们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C.日本与侵略战争
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
历史宿命之门已经闭合,修昔底德陷阱曾经成立,目前需求做的和可以做的就是在广度、深度和烈度上限制其扩展、深化和激化,从而为彻底逾越它、超越它发明前提和条件。
(
财经金融责编:
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