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可以做什么?

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是指报表与报表之间、科目与科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几张财务报表不是孤立存在的,互相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这些逻辑关系的存在,才为我们剖析企业报表提供一条线索。


公司利润状况


一、三张根本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
根本财务报表包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资产负债表用来描绘企业在某个时点(比方12月31日)的财务整体情况:


企业财务状况


表的左侧列示的项目是标明企业有几钱,依照活动性或变现才能从强到弱,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活动性最强的放在最上面,比方现金、银行存款;活动性最差的放在最下面,比方长期投资等;同时还阐明这些钱的存在方式,有的以现金方式存在,有的以固定资产方式存在。

表的右侧列示的项目表示企业的钱来自于哪里,上半局部是负债,意义是企业从别的机构取得的借款;下半局部是投资人对企业的投资,叫做一切者权益。简单说,上面是债权,下面是股权。

2、利润表(损益表)的编制原理

利润表用来描绘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比方一年)的盈利情况:


公司利润报表


通常投资者比较关注利润表,由于它直接反映企业赚了或亏了几钱。

利润表的编制,遵照“收入-本钱-费用-其他损益=利润”这样一套逻辑。

美国会计原则中,把利润表分红三个层次,十分有助于我们了解:

第一个层次:正常状况下企业持续运营的损益: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本钱

=毛利

-期间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本钱


企业财务报表

=息税前利润(EBIT)


-借款利息

=税前利润

-所得税

=税后净利润

第二个层次:非正常状况下企业的损益:

换句话说,就是把营业外的收支思索进去:

税后净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第三个层次:某项特殊变化惹起的企业损益变动:

典型的例子就是资本公积的变动:可供出卖金融资产公道价值变动的时分先计入资本公积,处置该资产的时分,计入资本公积的这局部金额转入当期损益。

净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

=综合收益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望文生义,现金流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的现金流情况。真正决议企业生死的,不是企业有几利润,而是有几现金。特别是关于初创公司,现金流量表比利润表更应该惹起大家的关注。

企业的现金流分为三类:

运营活动的现金流:企业最主要的现金活动,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严密相关;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左侧的项目都是投资类的现金流,现金的占用;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右侧的项目都是筹资类的现金流,现金的来源;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逻辑很简单,依照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编制。

二、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期末留存收益-期初留存收益+分配股利=净利润

2、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现金”期初/期末余额=现金流量表中的“期初/期末现金余额”

3、三张表之间的关系
利润表“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账龄在1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减少额+账龄在1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增加额

4、上期数与本期数之间的关系

上期末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可能会招致本期应收账款坏账的增加;


企业应收账款


本期末短期借款的增加可能招致下期财务费用的增加,或者利润的减少;

本期6个月期限的对付票据或对付账款的增加可能会招致下期资金短缺,由此可能引发短期借款的增加和财务费用的增加。

应用报表间的勾稽关系,不只能够把握过去,还能够预知将来。
(企服行业责编: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