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今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不久前,我们党如期兑现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获得了令人注目、可载入史册的辉煌成就。“脱贫攻坚的全面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乡村、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大兴真抓实干之风,继续以高昂奋进的姿势、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完成农业乡村现代化。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困民为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任务。全党同志要以民之心为心,察民情,解民忧,消民苦。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广阔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置身于危崖险岸,以大保护佑生命。
面对洪涝灾祸众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抢险抗洪,护堤安民;面对贫穷要挟,广阔扶贫干部俯身一线,和贫穷大众面对面,心连心,谋开展,打硬战,治穷根,勠力同心谱写了令人惊叹的全面脱贫之歌。历览事事,没有哪一件不是靠真抓实干而成的。同样的道理,只要时辰把人民装在心里,把义务扛在肩上,把惠民富民政策落真实行动上,立好为民效劳之“意”,才能夯实乡镇复兴的思想根底。
事物是不时开展变化的,办法举措也要与时俱进。因循旧制,不思改动,就会贫穷落后、停滞不前。只要敢闯敢试,开辟创新,才干完成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对此,来自苏北乡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立祥就是明证。
他经过实地走访、深化调研,在做足“准备功课”的基础上,率领村民建立环山道路和观景台、修缮民居、打造生态停车场,历尽艰苦,终于踏平坎坷,胜利地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之路。据统计,2020年,黄窝村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45万元,其中运营性收入236万元。这份令人称心的“答卷”充沛阐明,立足当地实践,突破常规思想,大胆探究,量体裁衣,科学谋划,抓好落实,一直同人民想在一同、站在一同、干在一同,构建好创新开展之“架”,才干捋顺乡村振兴思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复兴。施行乡村振兴,是乡村高质量开展的应有之义。2月25日,国度乡村振兴局挂牌,宣示了“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返贫,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提升引领力。俗话说得好,基层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经过选优配强村书记和“两委”干部、选派能干肯干的第一书记等,增强村党组织力气,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乡村振兴一线真正得到贯彻执行走不样、落地落实不虚空;另一方面,要加鼎力度吸收优秀才人投身乡村建立,经过政策支持、技术辅佐、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多重利好,吸收优秀青年企业家、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有理想有学问有技艺的有志青年到乡村创业就业,培养一支懂农业、爱乡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建立队伍。让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呈现着挥洒热血、斗争青春的行动风采,为乡村振兴保好驾、护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