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的到地方就有希望,有合的愿望就能实现”这并非是句空话,而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总结而来的!
正如某人坦言:“现在的农村都在搞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但都是一个样子,无非是东挪西搬而已,缺乏特色和差异。当你走过十个村子看到的美丽乡村与你今后看到的十个村子美丽乡村是一样的,唯一不一样的是村子的名字,仅此而已”。
同为乡村建设,有的只是把当地村子的农业农村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展示出来,做的是文化积淀沉淀;有的只是把自己村子的农产品和非遗手工业品放大了出来,作为特色来进行宣传与推广,做的是引领先锋; 有的只是把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作为特色来广而告知,做的是旅游文化;有的只是把年轻人的喜好聚集起来,以此吸引回乡创业青年们,做的是时尚文化;
倘若将此“文化、引领、旅游、时尚”结合起来做呢?而这样的乡村在中国也是为数不多的,也曾被媒体宣传与报道炒作过很多次。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那一抹乡愁吧。
城市向往回到农村,在那里有一亩三分田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村向往去过城市,在那里有繁华的高楼大厦,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地方,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机会,不必每天早起晚归,去田地里辛苦劳作一天了。
城市与农村就像是乡村与社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是相互作用的,是谁也不会离不开谁。这就好比莫比乌斯环一样,从起点到终点又从终点到起点,循环往复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
不管你现在身处在城市还是农村,都逃离不了一个“情”字。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也可以是大爱无疆般的情怀,可以是投梨怀抱般的赤子之情。
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
这里的“光”,你可以理解为“希望之光”、“阳光”、“曙光”,光,它是一束也可以是万丈光芒般的闪耀。
“希望之光”你可以理解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了,从无公害农业转向绿色高效农业。这时候的国内农业已经在全国初步实现“两减一增”的目标(减少农药和减少化肥,提升品质增加产量),国内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绿色高品质农产品受到了市场上热捧。这也是三农领域最希望看到的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收入,发展壮大了其农产品的产业规模化生产和运营管理,还成就了自我价值,让“农民”成为最值得尊重的职业。这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阳光”你可以理解为:绿色农业技术给国内农业带来了新的变化,从原来只懂得使用农药化肥,改变为使用绿色高效有机肥,生物菌肥,光合水溶肥等,农资市场上供需矛盾得到平衡(希望再没有假种子)。而种植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再慢慢修复变好,土壤的活力得到充分利用和释放。因此,良土+良种+良肥=绿色农业。
“曙光”你可以理解为:全国各地农村正在进行一场场气势恢宏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发展,如火如荼的开展,农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环境好了,来往的人多了,吃的好了,交通更通畅了。生态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在三农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红利作用。
吸引了一大批三懂(懂农业,懂市场,懂技术)人才回归创业或发展,这正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曙光所在。在以前文章中也提到过“没有产业哪里来的人才”,未来的农村将是下一个“红利”战场。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力打力,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乘风破浪,利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平台做好“三农”这篇大文章。不管在什么时候,曙光依然在,你看到了吗?
有合的愿望就能实现
双方合作乃是建立在诚信之本之上,信用、人品、货品乃是立足之本。市场上不乏有滥竽充数之人坏了一锅粥,会使得消费者对此失望至极,最终产生误会,也会导致某些产业链崩溃,其结果就是在市场上谁都不会好过。农产品因品质,质量,数量,供应链等问题的出现,在市场上竞争优势不明显,这几年一直有报道某地方某些蔬果大面积丰收,却面临着滞销的风险。
要避免此问题的出现,不仅需要社会热心人士的关心,还需要自身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管理,而优质农产品是永远不缺市场的。关于合作,你可以找网红合作,没网红的可以自己做成网红。但是你的产品一定要好,减少退货换货的几率,需要有正品保障物流保障的。你还需要知道的是:微商的核心是产品,电商的核心是平台,拼团的核心是省钱,直播的核心是成交 。 对于想通过直播带货农友们来说,需要知道的是:目前直播带货主要存在着四大主流合作模式“坑位费+佣金”、“纯佣金”、“网红供货”、“矩阵式合作”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在此不做延展,可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学习。
只有当你具备了想合作愿望的时候,这时就注定了你需要不断付出汗水和努力,学技能,涨知识,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不失信于人,方可愿望成真。
总之一句话:努力了,一会有所收获。
加油吧!奋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农人们。 (
资讯政策责编:
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