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做管理咨询的友人聊起来创业,他说在管理咨询行业里呆的久了,没了创业的才能。管理咨询考究的是自上而下式的思想,帕累托规律;从全局看一个新点子新企业,必然风险多多;采取帕累托20/80准绳来对待市场,那80%的利润当然早早被行业领头羊拿走,剩下的那点儿怎样看怎样赚不到钱。至于说像扎克伯格或者马斯克那样本人生生发明出一个新市场,咨询师们只要两片薄嘴皮,既缺技术学问也无实干经历(特别是被竞争对手或明或暗地挤兑的经历)。
我深以为然。说起来不只是管理咨询,包括资本市场,政府监管,看起来人才最集中最有创业资源的范畴,都习气于自上而下式的思想,善于在复杂体系里寻觅“重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工作完成。而反观诸多创业家们,固然有人是对市场需求一番研讨后找一个将来需求能大幅增长的“价值点”启动,但绝大多数人创业之初是连有没有需求都顾不上细想,本人能供应什么就卖什么,管球的市场剖析,先跳进这摊浑水里再说.
这却不是说,发明性强的人,不屑于读书,不屑于委身高盛麦肯锡;不是说出哈佛入高盛的绝顶聪明之辈,都是些从别人手里抢食的掠取者。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关于创业基因和创业思想有很大的样本成见。在中国这种以财富论英雄的社会气氛里,人们把创业基因和胜利基因早就划了等号。大家能看到的富人里(当然还有隐形的富人--哪个外国媒体敢报道一下就封你中国IP),多数都是年轻时即投身商海,白手起家终于富可敌国。而所谓“读书无用“,莫不是由于这些创业者常常没读过书却腰缠万贯。故此,书读得越多,越做不成事。
媒体喜欢议论创业,却下认识地用两个英文词汇丑陋地把胜利和尚未胜利的创业者辨别开来:胜利的叫entrepreneur,尚未胜利的叫self-employed. 固然媒体上每天写的都是entrepreneurs,但是在真正在创业过程中的人,大多数都是由于无从取得面子的工作,所以痛快本人雇佣本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时机多多,所以最后创业者和读书比拟少的停学生高度重合。当然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胜利的自在职业者变身成为创业家,其中许多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更多没读过书的创业者消逝在了市场底部,只是媒体不提他们而已。这只是逻辑上的循环,没读书和创业胜利着实几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