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平台思维”思考互联网产品运营

如今市场上的互联网产品,大多数都是平台型的产品,而作为产品或者运营的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大常常只担任或者承当的只是某一模块的功用、某一方向的运营,很少能对平台构成较为全局的观念。最近正好在阅读平台相关书籍,借此分离工作中的实践状况,做一些梳理和总结。一同学会应用平台思想方式考虑设计产品、运营。


互联网平台


何为平台?平台价值又为何?
平台的价值无外乎盘绕信息交流、商品、效劳、货币这几点发明。其中,信息交流最轻,然后是发明商品价值和效劳,逐步货币的交流和获取变现的才能(当然,虚拟货币,比方荣誉勋章等也能够归入货币的范畴)

而平台的产品及运营的工作是,为平台双边用户提供工具和制定规则,让价值交流变得容易。我们能够应用平台画布的方式去详细剖析一款平台型产品的架构,即使你目前的工作不触及产品的方方面面,也能明晰理解本人的岗位在整个平台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价值。

以下以“闲鱼”简单举例产品的平台画布:平台双边用户在平台上取得闲置、拍卖、租房等信息效劳或商品买卖的价值;平台需求给双边用户提供的信息展现、天文位置、搜索、分类、导航等工具和效劳,同时也需求为退换货、估价、物流等另一端用户提供消费者相关的工具和效劳;此外,货币在平台上能够完成流转,用户数据能得以存储,线上流量构成变现才能。

参与者的层面注重的是消费用户的引入和消费用户的匹配,以至是消费用户和消费用户的互相转换。

虽然平台各种产品功用会十分复杂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平台反动》一书中就将平台的根本构造总结为:参与者+价值单元+过滤器——中心交互,在我看来,还是挺受用的。

如何了解这个根本构造,我们能够自行对一些产品停止平台解构,下图罗列局部主要便当大家了解。


互联网应用


经过画布和架构,我们应该或多或少对平台型产品有了些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继续看平台思想下的用户关系。

平台思想方式下的用户
无论是B2B、B2C、C2C以至C2B的产品,平台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双边市场,双边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相作用,一定会对整个平台带来影响,所以我们宏观上对待一个用户模型时,能够大致上分为A、B端来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影响我们能够看成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

其中一边用户会影响该边其他用户,无论该边是作为消费的一方还是消费的一方,同样适用。当产生积极作用时,用户带动用户,完成增长、并构成气氛;当产生音讯作用时,用户间的竞争,资源的匹配带来糜费并可能降低了用户提供发明价值的意愿。


互联网产品


1、单边作用单边

2、一边作用另外一边

举例:

早期抖音,消费内容的达人或用户应用平台提供的运营工具(如配乐、剪辑等)输出优质的内容,其他有意愿参与的用户会依据这些内容、模拟复制并停止一些微创新停止创作,带动了用户的增长,并构成了良好的社区气氛,这个时分,用户对用户之间的影响就是积极正面的。

那么,当入驻抖音的内容创作者越来越多,消费的内容越来越多,每个创作者获取到的关注和流量随之减少,消极的影响就会随之而来,获取不到关注的创作者意愿度降低,逐步失去创作的动力;内容的量越来越大,水化内容的剔除和挑选也将成为运营的重点,来降低单边用户之间的消极影响。

应用单边用户之间积极的影响力,常常能带来的功效是裂变式增长的,口碑、分享、参团、评分等机制或手腕都是应用其积极的作用力完成单边用户带动该边另外一群用户。

另外一种,则是其中一边用户影响另一边用户。这种状况是很容易了解的,作为平台的消费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多了,消费者能够接纳的商品或效劳就更多了;消费者多了,愿意入驻的消费者也会更多。双方之间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常常需求均衡好两边的输入和输出。

消极层面的影响,继续用开篇提到的闲鱼来举例,闲鱼开展至今,逐步暴显露来的买号、刷赞、盗版、灰色信息、假货等问题越来越多,关于消费用户来说,对平台的信任感降低,就会逐步流失,消费用户的流失,就会反作用于发布者一端,对真实有效的消费发布方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所以产品和运营的职责就是降低消极效应,进步积极效率,协助平台价值和用户直接完成精准的匹配和分层。

用户运营中,无论是用当下盛行的AARRR模型理论,还是运用各种营销工具传播,还是标签化精准运营,平台思想的方式有助于你去权衡你所做的运营工作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这也是为何如今精准化运营、个性化引荐等产品越来越遭到追捧的缘由之一。

平台思想下的产品运营
平台思想下的产品功用设计展开是个很庞大的课题,暂时不做讨论,这里主要想聊一下,平台思想下的产品运营该怎样做?上文中曾经简单提了平台的整体架构以及双边用户效应,那么和我们的工作又有什么实践的分离点呢?

就以新媒体运营者或者内容运营人员举例,日常的工作可能是每天写文章、写活动,写好的文章在微信、在头条在各种自媒体渠道上分发,其目的是经过内容的消费制造到达吸收用户、宣传产品等目的,并且做一些点赞、转发的活动来活泼你的粉丝。

那么,你可能常常会遭遇这些问题:

每天写文章的数量有限、素材有限、供应跟不上;


互联网价值


你的内容垂直于某个专业,作风单一难以吸收不同爱好的用户来关注你的内容;

冗杂的工作有时招致无心写文,内容水化,形成用户流失;

预算有限,活动经费少,无法促进用户活泼……

平台思想方式下,你的处理计划可能应该是这样,把你所运营的公众号当做本人的产品平台来看,则应该这样去考虑:“我的平台构造”是怎样?参与者是谁?价值单元是什么?过滤器是什么?最终要构成的中心交互是怎样?

给出的答案之一可能是这样:

参与者是文章的消费者和消费者;

价值单元能够是不同类型的文章,能够是某一媒体方式的内容,比方视频或音频;

过滤器是契合某一规则的内容规范;

中心交互由于是在某一已开放平台如微信订阅号,所以交互方式不在于发明而在于运营。

那么接下来,给出的处理计划能够是这样:

一、进步内容供应
树立长期能够转载关系的协作方

树立投稿机制,鼓舞你的粉丝对一些课题停止投稿,从你的粉丝中发掘潜在内容提供者

树立小自媒体联盟,互相输出内容

树立之初,可能是一些膂力活,但当你把内容供应搭建成一套体系时,你的工作内容可能就不是不时写文章了,需求身兼半个BD角色

二、满足不同消费者内容需求
文章栏目化,不时测试研讨不同用户的偏好

用户标签化,擅长给用户打标,维度多样化:依据活泼度如活动参与活泼者、评论活泼者;依据兴味、地域等;这样当你组织一场活动时,寻觅到活泼度最高的用户给你扩散时,常常事半功倍

三、降低消极效应,进步积极效率
树立良性的反应机制,问卷调研、称心度调查定期做

合理制定新进内容供应协作方的鼓励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和内容水化

以上,为最近读书和工作中的一点考虑和解读,欢送大家一同讨论。

(互联网责编: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