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晓得,现金流量表是采用直接法以收入和费用为起点计算活动的现金流量。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根本上是采用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计算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本质上就是从利润表的权责发生制调整为现金流量表的收付完成制,详细调整事项触及利润表中和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包括以下三类:
1.利润表中不触及现金收支的收入和费用的事项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企业经过依照权责发作制把一切计入当期损益的项目计算出来的,其中的很多项目并不触及现金的增减变化,比方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分别计入管理费用等和资产减值损失,都会招致净利润减少,但是并没有招致企业现金的减少。
在净利润根底上的详细调整如下:
招致净利润减少的费用,但没有招致现金减少的,把之前不该减去的,如今调整加回来,调增。
招致净利润增加的收益,但没有招致现金增加的,把之前不该加上的,如今调整减进来,调减。
常见项目包括:折旧摊销、减值等相关的项目。
2.利润表中触及现金收支的收入和费用,但不属于运营活动的事项
这些项目表现在当期损益中,也招致了现金的增加变动,但不属于运营活动,而属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招致的现金变化。比方投资某金融资产取得投资收益,会招致净利润增加,但不属于运营活动,需求从净利润中减进来。
在净利润根底上的详细调整如下:
招致净利润减少的费用,也招致现金减少的,把之前不该减去的,如今调整加回来,调增。
招致净利润增加的收益,也招致现金增加的,把之前不该加上的,如今调整减进来,调减。
常见项目包括:投资收益、公道价值变动损益、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损益、停业外收支等项目。
3.资产负债表中的触及现金收支,但没有表现在净利润中的事项
资产负债表中的有些运营活动相关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触及现金的增减变化,但是没有表现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中。常见项目就是运营性资产和运营性负债项目。
运营性资产增加,比方存货、预付账款等资产类项目的增加,相当于花钱进来买进来,一定是招致现金减少,但没有表现在净利润中,需求调减。相反,运营性资产减少,招致现金增加,就调增。
运营性负债增加,比方收到预收账款增加,相当于收到了钱,现金增加,但没有表现在净利润中,需求调增。相反,运营性负债减少,招致现金减少,就调减。
也就是说,在净利润根底上的详细调整如下:
招致现金增加的,之前没有表现在净利润中,如今调整加进来,调增。
招致现金减少的,之前没有表现在净利润中,如今调整减进来,调减。
总结一下,用间接法经过调整净利润计算出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由此可见:
利润表事项:招致净利润增加的,调减;招致净利润减少的,调增。
资产负债表事项:致现金增加的,调增;招致现金减少的,调减。
(
企服行业责编:
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