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热爱旅游的人.出去玩都是自己定制出计划自己去玩.有人说做个计划不是很简单吗?我想跟你说.你错了..自由行比起跟团游来,要考虑的问题显然要复杂的多,但是第一件事显然应当从制定行程计划开始。今天我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做旅游行程计划的繁琐和重要性。
行程计划包含的内容首先是旅行路线和安排,第一天去哪,第二天去哪,只有确定了旅游路线才能确定总的旅游时间。
要先排出一个时间表。有了大致的时间表后还要标出往返的航班安排,住宿的酒店,每日的行驶公里数,主要的游览项目等。随着准备工作的进展逐步完善行程计划,最后成为所谓的“plan”。确定旅行路线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当然需要尽量了解相关资料,找一些参考书。
1.确定你的目的地,譬如我要去巴厘岛,我最重要的目的地是巴厘岛.我还想去周边逛一逛,查了地图,根据距离,xx地方应该是个好选择。这样,你就确定了你的旅行目的地
2.为了能更细致的制定路线,搜列旅行社路线和游记是非常必要的。旅行社的是大众路线,可以让你知道哪些景点人气最高,缺点是千篇一律;而许多游记是自由行路线,它会告诉你有哪些景点幽静少人,可以让你独享天然之乐。当然,你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这时候,就是你开始制定你自己线路的时候了。这些线路只需具体到景区就可以了。然后继续看游记,把那些景点一个个记下来,再翻看景区的地图,把不同景区的景点分开来。这一部是最麻烦的,一般是山区旅游才会设计了那么详细。
3.完成了路线初稿,我会向一些有经验的人帮助,会得到许多很有用额外收获。
4.修改路线,反复修改。
5.路线基本确定后,开始查询景区门票。各种查询 .选择最优势的价格
6.住宿确定.按照全岛地图和景点来排列住宿..以便于最便捷的出行.
7.国外当地交通的价格。首先心里有个大概数字.国外交通的时间..地点以及出行方式
8.把旅行要带的物品列个清单。分配好大家共同拥有的东西。
这样的话 才基本完成了大概的路线plan.接着再要细致化这些类目.
为什么说我们要注意“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外出旅游。旅游最主要的还是一种自我充实,长途跋涉又花钱、又花时间、又花精力,还可能带来沿途的一些问题,很辛苦。很多人好像旅游是为了别人,到了一处拼命拍照,放在朋友群里。互联网上有过统计,网友最讨厌的榜首就是把自己的旅游照过度地在朋友群里炫耀。
其实我们旅游和别人没有一点关系,可能朋友出自礼貌,给一个赞,到了明天谁还记得,谁还在乎?那有朋友心想:这不成了“锦衣夜行”,有谁知道呢?那还不如不去。所以为了作秀给别人看,没必要花钱买辛苦,反而带来别人的反感。现在随便可以拿一张风景照片,PS就可以把人像叠加进去,何必辛辛苦苦跑一圈?
旅游的目的
所以旅游不是为了国家,也不是为了朋友,更不是为了毫不相干的网友,最终还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生活乐趣。那好,我觉得既然是为了自己,那就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定要凸显自己的目的。比如有些人喜欢自然风景,有些人喜欢城市风光,有些人喜欢美食,有些人喜欢购物,有些人喜欢休闲,而有些人喜欢人文,有些人喜欢历史,有些人喜欢古建筑,有些人喜欢民俗等等。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每个人肯定都有特定的偏爱,这个不能随大流,并不是别人的爱好就是自己的爱好。当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要随便指责别人的爱好,也不要硬性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别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兴趣爱好不一致的人在一起旅行,那个味道并不是很好,不是不可能,要有相当的包容和牺牲精神。
个人的兴趣爱好
在这些前提框定下,可以召集一些兴趣爱好差不多的朋友,或者自己单独行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一般来说每一次的战线不要铺得太宽,很多人心很凶,上面这些方面都喜欢,面面俱到一次旅游什么都有,其实不现实,可以最大限度的兼顾,但基本上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情况下只能设立优先权。
比如有次旅游,我们的团友是美食家,每到一处,都会品尝那里的美味佳肴。可是我们喜欢自然风景,每到一处迈开双腿,连城市公园都不放过,跑很多地方,所以很多次大家都分道扬镳,走自己的,这都相安无事。
但一定要把我们拉去享受美食,或者把他们拉去参观街景和公园,那就会闹出很多矛盾。再比如有次我们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大溪地游玩,那里出产稀世珍宝“黑珍珠”,价格是世界最便宜的,质量也最好,团友们纷纷去那里的珍珠场参观购买,可是我们一点兴趣都没有,宁可坐在海岛的岩石上看日落。这都没什么,但要是强制别人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就会给旅行带来不愉快。
旅游开销
说到旅游,人们当然很注意预算和时间。经常听到朋友说去哪里,只花了多少钱,很便宜。其实我觉得要从“性价比”来看待一次旅游,也就是说: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预算中,最大限度享受游玩。以前我就做过这种傻事,有次一个广告公司的促销,去一个规定的地方,不可以延伸,也不可以逾期。看起来很便宜几百块钱,可是一个星期啥也没看到,白吃几顿饭。
“性价比”很低,没有意思。 旅游开销不仅仅团费、机票、旅店交通费,还要考虑中途的用餐,小费,签证费,服务费等。要是参加游轮游,上岸的项目是不包括船费里面,船上很多种类的饮料(比如可乐、果汁)和酒也非常贵。各种费用也不少,都要留有余地。我就看到有团友事前不知道,没有好好匡算,因囊中羞涩无法参加一些自费项目,其实很可惜,大老远辛辛苦苦花了很多钱,可是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减少部分出行项目,让成行的旅游更丰富多彩。
面对美味佳肴,可是“囊中羞涩”
所以“旅游开销”的因素尽管很重要,但要考虑“性价比”,就像买东西一样要“物有所值”。无论再便宜的线路,毕竟还是要花机票旅店的钱和时间。从另一个角度看“旅游开销”还是大有讲究的,假设同样的线路,游玩同样多的景点,花同样的时间,所花的费用会相差很大。这就是我们在旅游前做好“旅游规划”所带来的实惠,做好功课,仔细安排,甚至可以省去相当大的开支。
其中有些看起来是“冤枉钱”,比如有些通过本地旅行社的项目,其实都是联系到海外旅游地旅行社的团,其好处就是省事,本地旅行社都会一一安排好各处的衔接,机票、旅店、甚至机场接送,但本地旅行社不能白干,一般都会收旅游地旅行社相同团的10%左右的费用,这个要明白,不是本地旅行社敲诈勒索。
所以要是网路操作还可以,可以到网上搜索,世界上一些大的旅行社的项目非常多,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这可以省去数目相当的费用,只不过要多做一点功课。 还有一个省钱的方法是“避高峰”,现在很多旅游项目和机票都是浮动的,淡季相当便宜,旺季不但价格贵,而且难订。选择淡季当然要和工作没有冲突的情况下。避免学校假期,公共假期,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飙升。但是还有一类所谓的“淡季”是指旅游环境的,比如天气寒冷季节、雨季,旅行社在项目表上有小字注明,因天气的原因无法出行去一个项目,旅行社是不退钱的。所以看看介绍内容很好,其实不一定能看到风景,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最后还要看自己的价值观,有些人外出旅游主要是看风景,对住宿和饮食放在次要,只要过得去就可以,要求不高。但有些人就比较挑剔,要吃好住好,所以价值观的不同,会带来“旅游开销”的巨大差别。
比如我最近在看一条希腊爱琴海的游轮,同样的10天的线路和出行日期,一般般的内舱位只要两千多一点,而带有阳台海景套间要一万五。要是在淡季4月出行,只有一千三,相差巨大。我主要注重在风景点上,选择内舱房,船上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很少有时间呆在舱内,只是睡个觉。把钱省出来参加游轮停靠的岸上游,这也说明了“性价比”的概念,把时间和金钱用在刀口上。
有人想把旅游规划成又要好玩,又要好吃,住得又好,又要省时省力,又不要花钱,又要开心 ......,这只是理想而已,大家都那么期望,但不现实,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做一些平衡,突显自我个性和价值观。所以把这些要点理顺了,认认真真做好规划,特别是和朋友一起出行的,要有一两个核心,最好求得大家的共识,参与者也要求大同存小异,相互谦让,使得一次旅游达到最佳效果。
(
旅游产业责编:
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