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一个时代正在悄然落幕——那个仅凭敲几行代码便能轻松月薪过万的日子,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低级程序员的工作正逐渐被AI取代,而高级程序员则转身投入AI研发,年薪甚至可达数亿。这一变化,让程序员群体站在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近日,微软宣布将裁员9000人的消息,在程序员圈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起初,不少程序员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样一家巨头公司,裁员的矛头肯定不会指向技术岗位。然而,微软CEO纳德拉的一番话,却让他们瞬间慌了神。纳德拉透露,目前微软已有30%的代码是由AI编写的,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已经是微软在两年内第三次进行大规模裁员。从2023年的1万人,到今年5月的7千人,再到如今的9千人,微软累计裁员已近2.6万人。而这背后,并非公司经营困难,而是AI技术优化效率的主动调整。微软一边裁员,一边却在AI领域大肆投资,建设更强大的AI服务器,研发更先进的代码生成模型,如Copilot X等。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的裁员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公司声称要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但实际上,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管理层,还有大量基础程序员。以往,这些程序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编写重复代码,如电商后台的用户登录模块、APP中的简单数据展示功能等。而现在,这些工作AI都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完成,甚至还能自动优化bug、适配不同系统。
纳德拉所说的“30%的代码由AI编写”,其实并不可怕。真正令人担忧的是,AI正在挤压那些只需懂基础语法就能胜任的岗位。那些重复、简单、无需动脑的基础代码工作,已经逐渐被AI接手。而需要架构设计、问题排查、创新解决方案等核心能力的岗位,则不仅不会被替代,反而会更加抢手。
以微软为例,以前刚毕业的程序员或许能靠写基础代码拿到高薪,但现在,他们可能需要学习如何使用AI生成代码后进行质量把控,如何优化AI生成的代码性能等。否则,很容易被行业淘汰。毕竟,企业现在追求的是效率,而非养更多人。
事实上,微软的情况并非个例。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早已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谷歌CEO皮查伊去年就表示,超过25%的新代码是由AI编写的。而亚马逊CEO贾西更是直言不讳:“随着生成式AI和代理(AI助手)的推出,会改变员工工作方式,需要更少的人手完成现在的某些工作。”
在谷歌,程序员的核心工作已经从写代码转变为审核AI代码、优化AI逻辑。而在亚马逊,电商平台、云服务(AWS)中的许多基础数据录入、简单服务器配置工作,也都交给了AI完成。这一变化,正在整个科技行业中悄然蔓延。
对于程序员来说,他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不断跟进AI技术,否则会被会使用AI的同行超越;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参与AI代码生成模型的训练,结果这些模型却可能反过来抢他们的饭碗。这种“自己革自己的命”的困境,让程序员们倍感焦虑。
然而,尽管AI技术来势汹汹,但程序员也并非毫无招架之力。他们可以通过学习AI模型调优、AI生成代码的安全检测、复杂系统的AI适配等新技能,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毕竟,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AI能写代码,但却无法解决如何让产品更受用户喜欢、如何应对亿级用户的并发、如何保障系统安全等核心问题。只要程序员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饭碗就永远不会被AI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