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如同一枚掷入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硬币,正面映照着“连接”的力量,反面则彰显着“算力”的崛起,而硬币的边缘,深刻镌刻着“AI”的印记。
数据显示,中兴通讯上半年实现营收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前有所提升,二季度单季营收与净利均较一季度有所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算力、终端为核心的第二曲线业务,实现了近100%的同比增长,收入占比超过35%。这一成绩标志着,在全球电信设备厂商面临传统业务瓶颈和技术周期更迭的双重挑战下,中兴通讯凭借“连接+算力”的战略转型,正稳步穿越行业周期,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赛道上,中兴通讯与诺基亚的竞争格局悄然生变。多年来,四大主要玩家如同操场上的运动员,以相对固定的位置,一圈又一圈地奔跑。中兴通讯作为诺基亚的追赶者,似乎总是稍逊一筹。然而,随着AI浪潮的兴起,这一格局逐渐松动。中兴通讯与诺基亚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今年上半年,双方汇率折算后的收入差距已缩小至35亿元人民币,差距仅为5%,超车似乎指日可待。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兴通讯“连接+算力”战略的持续落地。
面对行业传统业务的瓶颈,中兴通讯并未固步自封,而是在算力、终端等领域多点布局,显著提升了自身抵御周期波动的能力。一方面,公司稳固运营商网络业务的基本盘,通过深耕无线、有线核心产品,保持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并拓展智算项目,布局5G-A、万兆接入等未来技术方向,收窄运营商网络收入的降幅,为整体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公司紧抓AI带来的新机遇,将算力、终端等产品打造为新的增长引擎,积极扩大政企和消费者业务的规模。
在政企业务方面,中兴通讯紧跟全球智算投资热潮,深化与头部互联网及行业客户的合作,同时把握海外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算力基建的机遇,实现收入的跨越式增长。其中,服务器及存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AI服务器收入占比高达55%。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全品类AI终端布局,家庭终端、智能手机、云电脑及移动互联产品协同发力,形成多维度增长动能。手机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30%,云电脑二合一云PAD销量突破百万台,运营商市占率高达70%。
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为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构预测,至2030年,AI将贡献国内GDP的20%以上,为全球经济贡献约15.7万亿美元。这一变革将推动产业范式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向智能经济时代加速跃迁。商业机遇的变现离不开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市场乐观估计,今年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将保持强劲增长,人工智能软硬件市场年增速高达40%-55%,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800亿至9900亿美元。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中兴通讯积极布局AI领域,将AI技术融入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端侧,不断提升产品和方案的竞争力,构建起全链路AI赋能体系。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已在全球累计申请AI专利近5500件,其中近50%已获得授权;芯片专利申请约5700件,累计授权超3700件。这些专利正逐步转化为实际成果,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连接领域,中兴通讯发布了融合AI的AIR RAN+AIR Core网络架构,用5G-A、全光网络等创新技术赋能低空经济、万兆体验与确定性服务等新业态,为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的连接基础。在智算领域,公司通过自研芯片、智算服务器等硬件产品与软件方案的协同,构建了开放普惠的智算基座。上半年,公司面向国家级AI开源开放平台开源了多项AI核心成果,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中国算力大会上荣获大奖。凭借出色的智算产品和能力,中兴通讯在中国移动2025-2026年AI通用计算设备采购项目中以约17%的份额位列第一。
在终端领域,中兴通讯面向个人消费者发布了多款融合AI技术的产品,如努比亚Flip2小折叠手机、Z70S Ultra影像旗舰手机等,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面向家庭用户,公司发布了涵盖家庭网络、算力、智能屏和机器人在内的AI家庭四大件。在行业应用层面,中兴通讯的智算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教育、汽车、金融等超过18个垂直行业,打造了超过100个标杆案例。
从技术底座到场景应用,从基础设施到终端生态,中兴通讯正系统性地推进AI与实体的融合。随着AI产业浪潮的不断扩大,这将为公司打破传统业务天花板、确保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在拓展新兴业务的过程中,中兴通讯也面临着毛利率承压的挑战,这主要源于算力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相对较低的正常毛利率。对此,公司已明确三大应对举措,包括快速提升算力产品收入规模、提高自研比例以及从单一产品销售向解决方案等应用及服务拓展,以逐步提升业务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