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VR 陀螺 Welkin
《席德 · 梅尔的文明》诞生于 1991 年,系列正统第 7 作刚刚于 2025 年 2 月问世,此外还有多部外传。根据官方数据,截至 2024 年 6 月系列作品累计销量已突破 7000 万套,是全球知名的回合制策略游戏,在圈内也有“再来一回合天就亮了”“核平使者甘地”等梗广泛流传。
Meta 的总裁 Mark Zuckerberg 公开表示过自己是《文明》系列的资深玩家。这样一个大 IP 推出 VR 版,并且签署了 Quest 独占协议,足见 Meta 对《文明 7 VR》的重视和信心。负责开发 VR 版本的 PlaySide Studios 是澳大利亚的公司,此前推出过《Dumb Ways: Free For All!》和《Shattered》等 VR 游戏,原作的开发方 Firaxis Games 也为此次 VR 化提供了协助。
不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文明 7 VR》不仅没有像《蝙蝠侠 阿卡姆之影》那样成为 Quest 3 独占游戏的类型标杆,反倒是一开局便口碑崩盘,几乎沦为反面教材。不禁让人思考:如此成熟的知名游戏,在 VR 化的过程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策略游戏 VR 化的先天矛盾
《文明》系列所代表的策略游戏类型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套成熟的“ 4X 体系”——探索(eXplore)、拓张(eXpand)、开发(eXploit)和征服(eXterminate)。
玩家所代表的势力需要派出单位探索未知的地域,扩建城镇范围、增加新的功能建筑,还得升级科技水平推动文明进步,征集部队抵御外敌并开疆扩土。这是一种多线程的复杂玩法,“回合制”给予了玩家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每局游戏的过程中,不同势力之间会上演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的全方位竞争。最终看着自己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庞大的帝国,最大的成就感也来源于此。
VR 版本有不少取自《文明 7》的现成素材,虽然建模清晰度无法相提并论,但核心玩法都保留了下来,包括领袖能力、科技树、市政树等设计一脉相承,还有 7 代新增的“古典、探索、近世”时代系统,不同“领袖 + 文明”的搭配可以让每次开局后的发展都有变化,常玩常新。虽然受到 VR 一体机的性能影响,可选的地图面积有限,但内容体量可谓足够庞大。
策略类游戏往往有着庞大且繁杂的数值和系统,这也是该类型共通的上手门槛。《文明》会以阶段性小目标所带来的正反馈不断刺激玩家“再来一回合”,使游戏具有粘性,VR 版也为新手引入了系统教学,因此玩家完全可以跟着各项短期目标一步步发展,逐步掌握系统的特性。
在 VR 领域中缺乏同类游戏的现如今,《文明 7 VR》的推出属实难能可贵。不过《文明 7》的评价目前“褒贬不一”,多少也会影响到基于其开发的 VR 版。更核心的问题是,这种游戏类型与 VR 本身存在一定的先天矛盾性。
策略游戏缺乏动作、射击类游戏的直观刺激感,非主观视角的操作界面沉浸感也相对有限。根据 VR 陀螺发布的《2024 年度全球 VR 游戏产业报告》,在 2024 年推出的 VR 新作中,“策略”类型的 VR 游戏数量只排在第 9,而且其中还有相当多是塔防类注重即时操作的玩法,像《文明》这种核心玩点是大局规划和数值积累的更是屈指可数。因此,此类游戏在 VR 化的过程中势必要进行相当程度的改编,与 VR 融合得合理才是相比系统玩法更为重要的一环。
技术短板与设计失误
《文明 7 VR》采用了沙盘的设计,地图上的地形地貌、城镇现状、战略情况等都会呈现在这个圆形的立体沙盘上。玩家可以自由拖动视角、放大缩小,而根据视角的远近,地图上的建筑和单位也会有清晰版和缩略版两套建模。此外沙盘还能调整倾斜角度,避免玩家一直保持低头的姿态游戏,MR 模式还支持自由移动沙盘位置,这些值得好评。
在 VR 环境下,玩家会处在一个虚拟大厅中,遇到的 NPC 势力或代表其他玩家的领袖则会围绕在沙盘周边,还能看到其表情变化,仿佛一场圆桌会议一般,非常直观。遗憾的是这些领袖只有半身建模,身处沙盘后方时还不会出戏,一旦靠近便暴露无遗。明明原版《文明 7》里有全身建模,VR 版采用半身像可能是出于多人联机时的“虚拟化身”考虑,但外交界面各领袖悬空的身体显得非常违和,建模清晰度也远不如原版。
VR 版的领袖建模只有半身像,显得“偷工减料”。
操作方面,Quest 3 的左控制器以转盘的形式呈现菜单,翻转手腕做出“看表”的姿势还可以查看资源数值等信息界面。可惜除此之外,大部分操作还是传统的“光标点选”式,UI 也都是平面式的窗口设计,并没有真正利用好 VR 的特性。在设计 VR 游戏时的一大禁忌是沿用平面交互逻辑的射线式选择,大量窗口漂浮在虚拟环境中也会大大降低沉浸感,《文明 7 VR》竟然犯了这个非常基础的错误,属实不应该。
很多项目、指令选择都是以右手的射线点选,而想要查阅所选科技、事件的具体影响,还需精准点击右上角很小的一个“ i ”字图标,一旦点偏,就直接变成选择指令,因此误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希望制作组可通过后续补丁调整,至少把详情图标移到指令控件的外面,就能避免此类误操作。
相比悬停在空中的窗口,技能树、全局地图不如索性做成石板、壁画等形式,呈现在虚拟环境周围,会远比现在的黑色窗口效果好。只能说 PlaySide Studios 在这次 VR 化的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了,没有深度考量。大量重复的指令操作本身就容易让人感到乏味和疲倦,在 VR 里这个缺点会被进一步放大。
射线式的光标点选操作并没有很好地融合 VR 特性。
策略、模拟以及经营类游戏 VR 化后的一大魅力,往往是能以主观视角近距离、沉浸式欣赏自己的成果。比如过山车类游戏,在设计完轨道后可以亲自坐在车上游览一遍,欣赏沿途的风光;城市建设类游戏,能以第一人称视角近距离游览自己建设的街区……这些体验是 VR 能超出平面版的特色。《文明 7 VR》为了保证流畅度,沙盘上的建模并不算精细,VR 视角下拉到最近距离细细端详,反而只会更加暴露其短板。
而且策略类游戏的一大关键是把控全局,这与注重主视角体验的 VR 同样存在一定矛盾。《文明 7 VR》即便把沙盘缩放到显示最大范围,可视范围依旧很有限,此时诸如资源、兵种图标又会变得很小,不太容易辨别。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放大缩小地图,而两套建模在来回切换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类似“黑屏刷新地图”的效果,故观感显得十分割裂。
即便策略游戏爱好者和原作粉丝可以忍受上述《文明 7》在 VR 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然而频繁的延迟、卡顿,显示 BUG,甚至软件崩溃还是成为了摧毁游戏体验的致命一击。制作组于 4 月 11 日紧急发布补丁修复,但杯水车薪,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Quest 商店的用户评分仅 2.8 足以说明问题(满分 5 分,211 人次)。
结语
《文明》系列的玩法存在一定上手门槛,而 VR 版 59.99 美元的价格又造成了颇高定价门槛。第一批愿意花这个价钱购买《文明 7 VR》的,一定都是原作粉丝或对此次 VR 化充满了高期待的核心玩家。
可惜,策略类游戏类型与 VR 的适配性并不是特别高,《文明 7 VR》无论在玩法,还是 UI 和操作层面均没有针对 VR 进行合理的改编,匆忙上线暴露的优化和 DEBUG 问题更是直接导致了大量负面评价。陈列展品的虚拟档案馆可以近距离欣赏立体模型,继承自《文明 7》的中文语音,算是 VR 版为数不多的亮点。
任何游戏成功 VR 化的前提,都不是将其简单复刻到虚拟环境里,更重要的是让操作和界面与 VR 适配,利用沉浸感创造独特价值,令用户在 VR 中得到平面所无法获得的体验。《文明 7 VR》粗糙的画面和 UI 设计,低效的交互逻辑以及 VR 一体机的性能问题都严重削弱了策略玩法的乐趣。这次失败也给 VR 开发者敲响了警钟,成为行业探索深度 VR 化设计的重要参考。
第一时间了解 XR 资讯
关注 VR 陀螺官网(vrtuoluo.cn)
VR 陀螺的联系方式: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寻求免费曝光: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