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点侦察与反侦察意识,都上不明白网了。
前两天,院办在某社交平台约了个运动搭子,想进一步加个联系方式详聊,但对方发过来的一串句号,直接把院办看懵了。
这是几个意思?乱码了?还是对我表示无语?
幸好院办曾经参加过《明星大侦探》的观看,有过丰富的密室逃不脱经验,下一秒就破译出:这是个11位数的手机号码!
运动搭子之所以如此“曲线救国”,无他,全都因为平台的联系方式屏蔽机制。
被毒打过的亲故都知道,在平台上发送联系方式,轻者屏蔽,重者封号。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聪明的互联网居民们研发出了一批批加密方式,和平台玩起了猫鼠游戏。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人生第一次体验到谍战片的刺激,还是在平台上交换联系方式。
对方聊天对话框的每一个数字,都有可能暗藏玄机。
有时候,谜底藏在谜面上。
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不被平台逼一下,你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还有讲故事当作家的潜质。
狗友小白说:“对方用电话号码编成的小故事,竟也让人读得津津有味,甚至意犹未尽,想求对方加更。”
院办忍不住还算了一下数目对不对得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手机号码。
眼神解密型号码,看似简单,实则高深,注意了,这种题型有可能要考。
图中数字为123456,看不见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配眼镜了
在平台的围追堵截下,网友们还开发出了一套自己行走互联网的“摩斯密码”。
克格勃看了俯首称臣,军情五处听了甘拜下风。
给号码叠上图片的buff则比纯字符更上了一层保险,隐秘得就像是余则成用代码刻下的一串长诗。
扑克牌可以是QQ号,麻将也能隐喻手机号,世间万物皆可被化为情报工具。
而我会永远佩服追星女孩们无限的智慧,我建议007有空找军情六处报销差旅,也来观摩学习一下。
真正高级的加密,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数字,就能连自己人也不明所以。
院办表妹之前想买点牌子货,在某平台上咨询了一位柜姐,对方直接发过来一张计算机图片,上面敲了一串长数字,表妹说:“吓死,差点以为是商品的价格。”
综上,我建议所有爱玩密室逃脱、达芬奇密码等解密游戏的人,都上社交平台解密联系方式,能体会到同等乐趣。
当然,平台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用户站外引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用户的安全考虑,希望用户的一切活动都能在平台的安全监管下进行。
诸如小红书、闲鱼等平台都有类似的屏蔽措施,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
但对广大网友而言,平台的这种“无差别屏蔽”,却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因此招致了网友们的不满。
“对方说号码已经发了10086次,我却一个都没收到,像在等待戈多。”
“爱会消失,所以手机号码同样也会消失,对么?”
“发了联系方式对方就没下文了,还以为对我有意见呢,原来是被屏蔽了。”
于是,加密号码成为了双方的中间拉扯地带。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换在联系方式屏蔽的语境里,便是:世界上本没有加密号码,禁得多了,也就有了加密号码。
平台和用户的拉扯,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斗智斗勇的猫鼠游戏。
这边,平台层层加码加大力度,连问都不给问了;
图截自微博@诨名唤作巴布尔
那边,网友们就能开发出1000种“你能看到么”的表达方式。
这边,平台随着经验的丰富和AI检测技术的进步,淘汰了N种加密方式,诸如早期的发送大写汉字、谐音字或者将号码分割成几段发送等;
那边,网友们就能再研发出N+1种加密的方式。
想起某大哲曾言:“加密方式这玩意就像蟑螂,当你在明面能看见几个的时候,说明在暗处已经有一大堆了。”
因此,当我拿出这份图片+火星文+谐音字的叠加态加密时,请问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犹记得院办有一次想要咨询加入一个球迷会,对方直接甩过来一套利物浦的首发阵容,11位数号码对应11人首发大名单,谁看了不称赞一句天才呢!
那么,如今AI检测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院办出于好奇,以句号型加密为例,让deepseek进行破译。
测试结果令人暖心,在院办给出提示这是联系方式的前提下,AI老师竟然从一开始连题目都抄错了,行数根本对不上。
如此这般,又让我坚定了AI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信心,HUMAN 赛高!
最后,请上班摸鱼的朋友们破译一下“!# !$ % @ )V 1000100110”,并将答案打开公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