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系统的成败主要由规划设计决定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当今“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抢手话题,在政府的鼎力倡导和扶持下,很多制外型企业摩拳擦掌想参加其中,想提升本身制造程度。笔者经过走访了一些制造型企业,看到了许多“智能制造”项目现状,收获颇多,在这里与大家进行分享。


智能制造规划


就象十几年前,当时企业想在管理上超英赶美,纷繁引入源于西方的ERP系统一样;往常的制造企业在“机器交换人”等口号的鼓励下,又纷繁在工厂上马各种“智能制造”或者“智能物流”系统;但经过我们跟踪发现,其中的大局部项目由于动机自觉而又缺乏规划,到头来是一地鸡毛,就像当年的ERP系统一样。


智能化生产


比较典型的是一家消费保健品消费厂,在其在包装车间和废品库上树立了一套智能仓储系统,完成了从装箱、打包、入库(新树立的平面仓库)和出库的全过程无人化,此项目还取得了政府智能制造的奖励。但是,就在系统施行上线后不到半年,这家工厂重新招募工人,同时要建一条“分装”包装线,将理想了无人化的产线包装好的箱子(4罐1箱)拆开,依然由人工重新包装成新的包装箱(1罐1箱),以顺应不时增长的电商市场需求。


我们曾经问过该厂的工作人员,当初树立自这条无人化消费线的时分,能否做过咨询?或者精益制造咨询?他们答复说没有,是指导参观了别家公司搞的这种无人化全自动包装线后,觉得效果很好,所以才决议效法的,没想到这么快就不顺应市场开展了;同时他们也问过了,假如对原产线进行改造需求几倍于原来建立资金的才行,所以不得已又树立了一条人工包装线,人工本钱并没有俭省,效率还降低了…


传统工厂


从上面例子,我们能够看出,智能制造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求一个科学的决策和施行过程。对智能制造系统的需求一定来自于企业本身的开展,以下这样决策都是不正确的:

(1)盲从式决策,看到他人上了智能制造系统,本人也要上;


智能制造系统


(2)政府政策引导型,企业自身没需求,但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上系统能够不花钱或者少花钱;但是要想到,系统未来在晋级改造、日常维护等方面,都需求投入大量的资金。

(3)掩饰型,固然没有需求,但为加强企业本身形象,为给客户留下一个美妙的印象,一些企业上了超越本身能接受力的系统。

这些动机不纯的项目即便胜利上线,也很难禁受时间的考验,在后续投入缺乏的状况下系统运转难以为继,只能停用。

既然智能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就需求科学的办法论和步骤;智能制造首先要有“明白合理的目的”,然后是“总体规划与设计”,最后是分步施行(采购招标),项目推进、项目验收评价等阶段。

首先,先谈谈智能制造目的的制定,我们晓得企业开展的终极目的是不时进步本身的竞争力,最终在范畴内垄断;这就请求企业在尽量低本钱的状况下,尽量进步产品或效劳的质量,如下图:

智能制造目的
企业要进步质量降低本钱,除了常用的企业文化和人才鼓励等软性手腕外,还要有本人的科学化管理体系等硬性手腕;而管理体系的树立又包括: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精益制造体系,智能制造系统等等。所以,我们说智能制造系统是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的一局部,和企业管理体系一样,最终的目的都是:效劳于企业,以降低本钱和进步产品或效劳的质量;假如智能制造系统树立的初衷偏离了这个目的,但必然招致迷失目的,招致系统建立或施行的失败。比方我们要树立一条自动装配消费线,它能够俭省了很多人工,但日常的维护本钱高于降低的人工费用;这也是说这条自动产线固然进步了产质量量和效率,但产线的运转本钱不是降低而是进步了,所以这样的智能制造系统是得失相当的。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智能制造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我们以为,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既要思索空间横向维度,又要思索时间这个纵向维度。思索空间维度是由于智能制造系统是属于整个管理体系的一局部,它要完成“智能或者自动化”就必然与外部的诸多系统相关联,它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要上一个车间内的智能物流系统,要完成自动上料、配料等功用,就必然与库存管理系统,物料系统,消费方案系统进行数据交流。假如我们在系统建立的时分不思索空间横向维度的话,就无法设计出一个适用的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化加工质量


至于时间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从前面那个例子我们就能够看出来,企业是不时开展变化的,比方由于市场的变化,企业的产品要更迭、商业形式要变化等等,而我们的智能制造系统也要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来更好地为如今和未来的企业进行效劳;假如我们树立智能制造系统的时分,没有思索到企业开展变化的这个关键要素,就会象上面那家保健品企业那样,又不得不进行大范围二次改造,根本上没有发挥系统降低本钱提升质量的成效。

综上所述,规划设计是智能制造系统建立的一个重要步骤,他需求一个懂得软件信息化,自动化硬件,以及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团队来完成,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专家团队。不单单是一个软件信息化团队,或者一个设备硬件团队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还要具备现代精益制造的理论学问与理论。另外,智能制造系统是嵌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之中的,它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局部,是与整个体系高度关联的;而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又与企业的开展战略亲密相关,并掩盖企业将来开展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

经过智能制造系统的树立,提升我们工厂的制造管理程度到达国外同行的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需分步施行,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以为智能制造分为三个层级:消费的信息化管理、两化交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消费。

智能制造的三个层级
现阶段,企业能够依据本身的才能来完成三个层级中的一个即可,能够由低到高,一步一步地完成消费过程的智能化。我们看到即便是国外的先进工厂,其中的大局部也只是完成了“信息化+自动化”,所以我们进行智能制造项目,要量体裁衣依据本身的需求和才能来做,比方有的企业,在经常呈现管理黑洞的“消费投料环节”,引入AGV自动智能投料系统。还有的企业,在经常发作人为错误的废品仓储环节,引入智能仓储系统;有的企业为提升本身的产品竞争力,引入了从产品设计到消费的产品可定制化消费系统;在关键工序引入“智能控制系统”,让质量数据快速对消费系统进行反应调整等等,这些系统无疑都减少了人工操作,进步了消费效率和质量,由于本文篇幅限制,就不逐个展开阐述了。

总之,与国外先进制造业程度相比,我国的制造业程度还普遍比较低,大多制造还企业在低端产品上剧烈竞争,招致企业的能盈利才能差,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所以,我国政府才审时度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开展愿景,真心希望我们大多数制外型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东风,真真正正地提升我们工厂的整体制造程度。
(科技产业责编: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