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体育产业投资布局的八大要点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我们来对体育产业投资做个详细的梳理。


体育产业


一、以前怎么样?
体育产业一直到2015年之前发展较为缓慢,GDP占比低(13年0.63%,14年0.64% VS 美国3%且不含装备),且大量是靠体育服装和装备制造支撑。行业内玩家数量少、业务单一。这根整个行业盈利能力差、人才缺乏有很大的关系,也跟媒体转播环境、竞赛管理政策有关系,而且三者互为因果。

二、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2015以来,巨头公司开始进入体育产业,典型的是万达、腾讯、阿里、乐视等。他们的进入与此前在行业内权益类、执行类、服务类的体育公司一起,构成了不同层级的玩家圈。

三、为什么巨头会进来?

一方面,因为实体经济面临困境,巨头企业需要新的增长点和想象空间,于是体育、文化、娱乐等具有想象空间的行业被资本关注。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以46号文为代表的政策支持不断出台,加快了资本和人才进入体育产业的进度。


体育投资


四、巨头进来之后先做什么?
巨头进来毫无例外都是买买买,他们最先买的东西是2个:媒体版权和俱乐部。

媒体版权是最快被热炒的。腾讯花30亿买5年NBA(5倍),体奥动力花80亿买5年中超(20倍),PPTV花18亿买5年西甲(25倍),乐视买欧冠德甲意甲和美国职棒,阿里买NFL,等等。争抢下来之后顶级体育赛事的媒体版权基本被买光,价格也炒得很高。(万达买盈方和铁人公司是更全面的IP权益)。

第二个被热炒的是俱乐部。上海PingJ买意丙球队、合力万盛800万欧收购荷甲海牙算小的。之后有万达4500万欧收购西甲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互动娱乐约1500万欧购买西甲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约50%股权、华人文化联合中信资本出4亿美元收购城市足球集团(曼城母公司)13%的股份,还有最近几个月意甲的国米、米兰,英冠的维拉、狼队、西布朗等收购。

其他方向上的收购相比较为小众,唯一的例外是万达买盈方(10.5亿欧,收购价约14倍pe,但主要合同到2020年截止。 VS IMG公司13年估值23亿美金)和WTC世界铁人公司(6.5亿美元,典型的公司制赛事生产者)。买的是整体权益。


五、为什么先买媒体版权和俱乐部?
职业体育(竞技范畴)产业链上游大体可以认为有三个东西:赛事、俱乐部、球星。

三个上游资源都是稀缺的,所以媒体版权(赛事的一部分)和俱乐部成为最首当其冲受到资本关注的对象,率先被争抢。

六、资本追逐的媒体版权和俱乐部是不是目前最好的投资标的(或合作对象)?
回到产业链。

媒体版权本身并不是赛事,媒体版权只是赛事的一部分。

一个完整的赛事,盈利构成应该是媒体版权、商业权益、票务接待、衍生产品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也就构成了一个赛事的完整知识产权。媒体版权虽然通常来说收入占比最大,但也只是四个部分中的一个。赛事本身才是更上游,并且带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资产。

买媒体版权的逻辑乐视体育讲得最多,一个逻辑是媒体版权变现快,能够迅速形成收入;二是媒体版权的应用很直接,能够带来用户。在买媒体版权行为的过程中,赛事的本质,即赛事的生产过程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体育赛事


现在说一下赛事的“生产过程”:

赛事的生产过程举例:一个叫A的人,组织团队注册了一个叫世界A球协会。然后他们制定了一套技术标准,在传统A球运动基础上明确了比赛时间、场次、积分、裁判细则等。再通过一笔赞助奖金,让赛事开始运作。最终当赛事具备一定市场基础和品牌认知之后,A球世界杯、世界A球锦标赛、世界A球巡回赛等产品就正式形成了。而世界A球协会,就是这个赛事的生产者。此后,凡是A球比赛被不同申办地举行(产品被销售),最上层的生产者(卖家)一定先留出足够的利润。然后才是买A球赛事的人,再然后才是买A球赛事的媒体版权的人。

不管是赛历赛事还是商业赛事(本质无区分),实际的赛事生产过程都是一样的。只是生产者这个角色,可能是大牌的国际田联、国际泳联、国际足联,也可能是某个公司。

七、最好的投资标的是什么?有没有系统性投资机会?
回到产业链。上游资源:赛事、俱乐部、球星。

第一个系统性机会:找到源头上的赛事生产者合作,1、整体买,2、批发到中国(代销型批发和进货型批发),3、权益合作(专项权益合作),4、新创(找准冷门方向自己生产)。

备注1:已经有公司开始在寻求此类合作。只是目前各大体育公司能签的协议大多是意向性,生产者的海依然很蓝。


体育合作


备注2:新创方面看垂直方向,也看规模野心。昆仑决是典范,目前有一批做省级足球联赛、社区足球联赛的。都是希望建立自有IP,方法论各有差别,大逻辑都成立,就是体育产业会是未来诞生大量IP的地方。

第二个系统性机会是国内:国内传统上作为生产者角色的是体育总局,但总局各中心产能有限,且目前正在改革。怎么合作去帮助他们扩大产能,是个系统性机会。这个机会的把握需要前后两端的资源配置,前端是投资,后端是运营。

第三个机会是俱乐部:上游稀缺资源之一,优质俱乐部总数非常有限。

备注1:德甲与英超俱乐部盈利状况良好,但是投资德甲俱乐部非常困难。不能控股且手续繁杂,这与德国别的行业对外商投资的态度一致。

备注2:西甲、意甲、法甲俱乐部盈利状况较差,俱乐部通常负债较高,现金流也不好。

备注3:英超俱乐部盈利状况较好,15年平均净利润能够达到2亿人民币左右,而16年开始英超执行新的转播合同(比上一期提升约70%),收入继续大幅提升。

根据自己的一些接触,15年英超俱乐部大概的报价大概为12倍PE,到16年收到的报价已经涨到了14-15倍,主要原因是中国买家推动。现在基本上一个对外出售的英超俱乐部,后面都有至少三四个中国买家。


体育商业


第四个系统性机会是球星:球星拥有竞技价值和商业价值,竞技部分的权益锁定通常较早,但商业价值的开发方式比较粗放,有合作提升机会。

备注1:球星经纪的现状,美国受娱乐产业影响,最为发达,各类商业开发也最充分。欧洲足球明星经纪体系仍比较简单,大量球星以自己亲属为经纪人,所以商业开发不太充分。门德斯这样的大牌经纪人稀缺,议价能力明显强。国内球星经纪体系更弱,绝大部分运动员甚至没有经纪人,有系统性商业开发的更是极少数。

备注2:球星的商业配置,在全球很不均衡。以足球为例,绝大部分欧洲顶级球星在中国完全没有商业行为。一方面由于自身经纪服务没有主动扩张,另一方面相关公司没有跨界体育的思路和尝试。

八、小结
赛事、俱乐部、球星,再加上场馆。四个不同的资源,对应的合作方式、运营能力和嫁接能力各不相同。最终在各自的部分都有系统性的投资以及运营合作的机会。

最终,不同的企业应该有适合自己的不同投资策略。

(体育产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7月02日 05:4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