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应该看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生产过程中的秸秆焚烧、化肥农药使用超标、畜禽粪便处理不达标、农村小企业废气废水不达标排放等,都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抓紧治理的时候。
对此,必须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在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和修护乡村生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等方面下足功夫。
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遵循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样性规律,明确目标,做好空气污染治理、农业节水、耕地土壤保护、增加绿化等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专项规划;出台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信贷、投资、税收减免等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政策体系优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发展沼气、改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和防洪排涝设施;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和环保奖惩机制建设,构建从投入到种养、运储、加工等全环节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奖励机制,提升乡村建设的绿色化水平。
一方面,采用各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农民绿色发展意识,提升农民绿色发展技能,激发农民绿色农业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支持其引进绿色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进行绿色技术改造升级,做深做实绿色示范工程项目,发挥其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实施,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及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废弃地膜及餐厨垃圾等农业农村废物循环低碳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不断开发“互联网+绿色农业”技术,全面推进互联网技术与绿色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新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绿色农业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加速绿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多层次农村科技工作人员队伍,广泛开展低碳循环等绿色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绿色技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