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脱贫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的要点有哪些?
我认为,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想要有效进行衔接,要点主要有以下这四个:
首先,要认清本地禀赋优势及其功能定位。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积淀、人文生态以及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禀赋优势不同,功能定位也存在差异。脱贫村基本上是一些离市中心距离较远甚至是偏居一角的乡村,其禀赋优势和特点则可能是可供开发的农地资源相对宽裕、生态环境更佳、人口相对稀少以及经济基础较差等,但也决定了这些地方可发掘乡村振兴路径更为多样,需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甚至“无中生有”。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把禀赋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文化优势变成资源优势以及生态优势变成资本优势等。准确把握本地的历史和现状、自然和人文、经济与社会等情况,寻找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就是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脱贫村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决避免走过去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曾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把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起来,把人居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让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相合,让人们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无论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水利化还是电气化,都应该以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为最高标准,严守生态红线。
要从区域主导产业入手,推进产业融合。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不一样,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对做强做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根据产业类型来延伸产业链。花卉、苗木、林果和茶叶等产品的产业融合可以直接从一产延伸到三产,但对于畜牧业、养殖业来说,现阶段主要通过推动一产和二产去衔接。产业链延伸不能千篇一律,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研究。
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能够分享产品增值收益。目前,各地探索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农民利益连接方式,如订单农业、保底加分红、股份合作等,“到底哪种形式比较好,完全要由农民来选择”。既要讲产业之间的融合,也要遵循分工分业的规律。要发挥各地主体在各个环节的优势,形成一种最佳的组合。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乡村人才的振兴,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也在于人本身。乡村振兴中,“人”作为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如何能让乡村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只有发挥好“以乡村事业感召人、以新型职业培育人、以乡情乡愁留住人、以优越待遇激励人、以无上荣誉满足人”的人才机制,以此聚集乡村振兴的建设力量。乡村振兴关键还是要靠人,人是主体,当然也是受益人。对于现在乡村振兴激发活力,传统的农民观念和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需要提升,未来怎么样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引导新农民来发展新产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