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宁可躺着也别在这5种时候走路,后果很严重!

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多人都会选择清晨散步,或者傍晚散步,来作为锻炼身体的好方式。

但其实,凡事都有例外。这5种时候走路,对身体的损伤不小。

01 下雪、下雨天气,尽量少去走路

老年人走路锻炼身体,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要知道,我们少锻炼一天,并没有什么要紧,不会影响大局。

下雨下雪的天气,一定不要随便出门走路锻炼。防止摔倒。

比如有的老人,非要在下雨下雪的天气出门,结果路滑摔了,自己一病不起。

我认识的老人里,就有人摔跤之后离世的,十分可怜。

也有不少老人,是直接骨折了,随后身体越来越弱。

老年人本身容易骨质疏松,所以摔倒骨折的几率要大一些。

如果非要出门,一定要选择防滑的鞋子。

02 不要刚吃饱饭,就出去走路

一个人如果有养生意识,就不要在吃饱喝足后,立刻走路锻炼。

对身体不好的。

我们来详细说一说。一个人在吃饱之后,他的胃部有大量的食物,而且重量不小。

如果这时候出门走路,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胃部下垂。

此外,人们在消化食物的时候,血液集中在胃部。

这时候出门锻炼,血液还要往四肢分流,其实很不好。

03 不要太阳没出来,就出去走路

人到七十,想要早点出门锻炼,是个很积极的想法。但是清晨的空气质量,实在堪忧。

其实,很多城市里的大量污染物,都在头一天沉积,到了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之后,空气升温之后,这些污染物会上升。

这之后,人们再出门走路锻炼,对身体更好。

老年人本身心脏肺部,都较弱,更应该注意空气的清洁。

04 不要天气过冷,还出门走路

大家都很清楚:老年人在秋冬天气,更容易爆发心脑血管疾病。

这就是因为,冬季天冷,血管容易收缩。

所以老年人锻炼,尽量避开极端的天气。不仅天冷不要锻炼,天热也要养生。

05 腰疼腿疼的时候,不要过度锻炼

老年人腰椎疼痛、腿疼的时候,不要过度锻炼。

可以适度运动,但是一定要遵医嘱,以防止加重病情。

总的来说,运动是个好事情。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老年人如果长期坚持走路锻炼,同时方法正确的话,是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

但是务必要科学锻炼。否则伤到身体,就划不来了。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