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寒露过,少吃西瓜多吃它!健脾暖胃正当时,这4样别错过

寒露把风刀挂在夜色里,西瓜的凉意再滑也抵不过胃的抗议。把红色冷甜放回记忆,让暖香登场,替脾胃点一盏灯;此刻的餐桌需像毛衣,贴身却不刺骨,错过这四样,就等于让内脏在风里打更,空等一场空暖。

一、 山药炒木耳

所需食材:脆山药300克、干木耳10克、青红椒各半个、蒜片5克、盐2克、蚝油半勺、白醋几滴、香油几滴、清水小半碗。

步骤:

1. 木耳“冷泡一夜”:冷水扔冰箱,泡8小时,朵大肥厚,口感才脆。

2. 山药“戴手套”:去皮切菱形片,清水加几滴醋泡着,防氧化黑脸。

3. 青红椒“切三角”:去籽切块,配色好看,也能增加清爽味。

4. 热锅“蒜香水”:油烧热,蒜片下锅10秒爆香,颜色微黄最香。

5. 山药“先下锅”:大火翻炒1分钟,山药边缘透明,加小半碗水,盖盖焖30秒,断生又爽脆。

6. 木耳“跟着跳”:木耳沥水入锅,噼里啪啦声音出来,加青红椒,快速翻匀。

7. 调味“收尾”:盐、蚝油沿锅边淋,几滴香油提亮,出锅前再颠两下,汤汁裹匀立刻装盘。

温馨提示:

1. 山药黏液痒手,去皮务必戴手套,否则挠到怀疑人生。

2. 木耳别图快用热水泡,口感发黏,冷泡才能脆到弹牙。

3. 全程大火快炒,炒久了山药变软,木耳还会“炸锅”溅油。

二、 红枣山药小米粥

所需食材:铁棍山药150克、小米80克、红枣6颗、枸杞5克、清水1升、冰糖小块(可选)。

步骤:

1. 小米“干洗”:不加水,干锅小火炒3分钟,米香飘出,煮完更绵稠。

2. 山药“切段蒸”:山药连皮蒸10分钟,再剥皮切小块,手不痒,形状还完整。

3. 红枣“剪小口”:剪一刀易出味,核留不留都行,看你喜欢。

4. 冷水“下米”:1升冷水倒入砂锅,小米、红枣一起下锅,中火煮开转小火。

5. 小火“养20分”:保持微微冒泡,锅盖留缝,防止溢锅,汤逐渐浓稠。

6. 山药“插队”:20分钟后倒入山药块、枸杞,再煮10分钟,山药软糯、粥面金黄。

7. 调味“尝着来”:喜甜加小块冰糖,不喜直接喝,米香混着山药滑,暖胃又暖心。

温馨提示:

1. 小米提前炒一下,煮出来绵绸度翻倍,懒人可省略。

2. 山药后放,煮太久会化在锅里,找不到影子。

3. 枸杞最后10分钟再放,不然煮烂发苦,颜色也难看。

三、 清蒸铁棍山药

所需食材:铁棍山药400克、桂花蜜1大勺、枸杞少许(装饰用)。

步骤:

1. 山药“选粗短”:挑直径3厘米左右的,蒸完口感粉糯,太长可掰断。

2. “牙刷去皮”:用干净牙刷边冲水边刷,皮很轻松掉,手还不痒。

3. 切段“立起来”:切成5厘米段,立放盘里,蒸汽能上下贯通,熟得均匀。

4. 盘底“垫筷子”:盘底横两根筷子,山药不贴水,防止底部积水变糊。

5. 大火“蒸15分”:水开后上锅,中火15分钟,筷子轻松插透就熟。

6. 出锅“趁热淋”:山药微温时浇桂花蜜,甜味顺着裂缝往里钻。

7. 撒枸杞“点颜色”:枸杞提前泡软,撒在表面,黄白配红点,颜值瞬间在线。

温馨提示:

1. 铁棍山药蒸后粉糯,菜山药水唧唧,买错等于白忙活。

2. 桂花蜜可换成玫瑰酱、蓝莓酱,随心情切换风味。

3. 蒸好别急着拿,盘里蒸汽水特别烫,用夹子防烫手。

四、 山药排骨汤

所需食材:肋排400克、铁棍山药250克、胡萝卜半根、玉米半根、红枣3颗、姜片5片、料酒1大勺、盐适量、清水2升。

步骤:

1. 排骨“冷水浴”:冷水下锅,加料酒、姜片,煮开撇浮沫,捞出温水冲净,去腥去渣。

2. 山药“切段蒸”:山药连皮蒸8分钟,再剥皮切段,手不痒,形状还稳。

3. 配菜“大切块”:胡萝卜滚刀块,玉米切厚段,红枣剪口,全部待命。

4. 砂锅“一次水”:排骨、玉米、胡萝卜、红枣一起下锅,加2升冷水,大火煮开转小火。

5. 小火“炖40分”:保持微沸,汤面咕嘟小泡,油脂慢慢析出,汤变奶白。

6. 山药“后插队”:40分钟后倒入山药段,再炖15分钟,山药软糯不烂。

7. 调味“只加盐”:出锅前10分钟加盐,其他调料不用,原汁原味最鲜甜。

温馨提示:

1. 山药后放防煮化,提前蒸一下也能去黏液,汤不浑。

2. 盐最后放,肉不会变柴,汤也更清亮。

3. 玉米选甜玉米,汤自带甜味,老玉米久嚼不烂,影响口感。

当霜色爬上窗棂,你仍能在清晨伸个不被寒意打断的懒腰,便是秋末最踏实的奖赏。把“暖”存进味觉习惯,让健脾不再是一时口号;等冬雪来信,愿你的胃比炉火更早醒来,把四季过成一条恒温的河。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