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骨头要修复,离不开充足的营养“帮忙”。研究发现,吃对了能让骨头愈合效率提升25%-30%,但不是随便补,得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
蛋白质:蛋白质是骨头“基础结构”的原料,一般建议每公斤体重每天吃1.2-1.5克(比如60公斤的人,每天吃72-90克)。可以选三文鱼、鸡胸肉这类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或者豆腐、豆干等植物蛋白。如果喝牛奶容易拉肚子(乳糖不耐受),可以分开几次喝,每次间隔4小时以上,身体更容易吸收。
矿物质:钙、镁要“搭伙”补才有用,比例2:1时吸收最好。比如喝牛奶(高钙)配点黑芝麻、坚果(含镁),吃小鱼干(高钙)加把核桃(含镁)。像菠菜、苋菜这类草酸多的蔬菜,要先焯水再吃,不然草酸会和钙结合,影响吸收。
维生素:维生素C能帮骨头合成胶原蛋白,每天吃200毫克(差不多1个橙子加1小把彩椒),能缩短骨头长痂的时间。还要注意维生素A别补太多,比如动物肝脏不要吃太多,不然可能影响骨头代谢。
辛辣食物:辣椒里的辣椒素可能让伤口附近的炎症更厉害,尽量吃轻度辣的(比如青椒),别吃特别辣的朝天椒。
高脂食物:血脂高(比如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会影响骨头生长的细胞活力,反式脂肪(比如油炸食品)还会挡着钙进入骨头。尽量用蒸、煮的方式做饭,少吃油炸的。
烟酒:吸烟会让骨头表面的血管变窄,影响血液供应;喝酒会干扰维生素D吸收(维生素D帮钙进骨头),两者一起会让骨头变硬的速度慢25%。每天喝酒超过25克(比如250ml啤酒),愈合时间可能多3周。
遵循科学饮食的患者,骨头长痂时间平均提前5-7天,关节僵硬的几率少28%。建议找医生和营养科一起定个性化方案,定期拍片子看恢复情况,调整饮食。饮食调整要和治疗同步,改食谱前一定要问主治医生。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