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创业导师胡云篁:摆脱“囚徒困境”的三个实用方法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在1950年提出的,当每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足够理性的人会优先追求个人利益,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结果尝尝是损人不利己。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个体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想要摆脱囚徒困境需要我们怎么做?
想要摆脱困境,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这三种方法。

1.增加背叛的成本:

如果背叛,就要接受应当的惩罚。


2.引入第三方:

例如淘宝交易,买卖双方合作不直接进行交易,而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宝来交易。



3.重复博弈

选择重复博弈也是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好办法。


THE END
背叛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大到对方不背叛。---北大创业导师,优府科技总经理胡云篁

(财经金融责编:陈峰 )
2021年11月05日 12:0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