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产品构成三要素

站在不同角度察看同一件事物,结果常常不同。无论是app还是web产品开发,都需求站在用户和工程师两个角度展开工作。


互联网产品


虽然产品的终极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完成用户价值,但在设计开发时将不可防止的转换到技术视角。过火倚重单一视角会疏忽重要的东西,因而团队应关注本身的人员配置,做到“和而不同”。

总的来说,每一款互联网产品都应该有属于本人的市场定位和用户人群,吸收用户、粘住用户、经过满足用户需求来获取收益。

用户需求多种多样,比方餐饮、购物、住房、社交、安康、旅游等,并存在大量细分市场和小众人群。此外还有许多效劳于这些最终用户的产品运用者,包括工程师们,他们需求确保产品易于迭代、优化、维护。全面的分析各方需求会协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构建产品。


互联网用户需求


互联网产品需求总是能够合成为内容、功用、非功用三个方面。

先说说内容
这里的内容包括数据、文档、信息、影音、产品、效劳等,是用户真正运用、消费的局部。举例来说,支付宝的生活效劳和理财富品、迅雷的影音资源和影评、携程的酒店门票等游览产品都属于内容的范畴。

“内容为王”不是传说、而是事实,没有内容、只要功用的产品太容易被替代了。想想那些埋没在历史中的下载软件和播放软件,再看看各大平台对内容创作的投入便可见一斑。

单一的技术视角难以看到内容的重要性,而产品和运营视角却能够。

接下来是功用

技术视角的关注点通常是功用和非功用性需求。


互联网领域


功用是指运用产品可以做什么,比方能够在购物网站停止选购、下单、付款、评价等操作。

需求留意的是,产品功用不只针对最终用户,还应思索运营、维护、管理等其他产品运用者和利益相关方。换言之,功用应效劳于完好场景中的各个角色。还以购物网站为例,至少还应具备商品发布、卖方管理等功用。

对用户来说每一种功用并不同等重要。Kano模型将功用分为三类:必需功用、线性功用、兴奋点。必需功用是必需具有的功用,但客户不会因而而更称心;线性功用与客户称心度呈线性相关,越多越好;兴奋点是那些提供额外惊喜和称心度的功用。Kano模型的思绪为肯定开发优先级提供了参考。

功用开发可简单分为前端、后端,详细的,包括界面、交互、流程、业务逻辑、数据。

笔者以为,前端后端的划分是基于用户和管理的角度,工程师们无须拘泥,全栈也有其共同价值,能显著降低沟通和协作本钱,为从事架构和管理工作打下根底。


互联网产品架构


此外,之所以在这里提及数据有两个缘由。首先,数据是架构规划的中心、功用权限划分的重要根据;其次,数据剖析是运营工作的根底,通常需求预先埋点。

最后谈谈非功用性需求
功用请求可用,非功用请求好用。非功用性需求的满足水平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以及产品的晋级维护。

非功用性需求有几个关键要素:性能、可用性、平安性、易用性、保证性。性能主要关注响应速度、资源负载;可用性是产品效劳能够正常运用的时间占比;平安性确保信息不被窃取、效劳不因歹意攻击而不可用;易用性是指产品应当简单好用;保证性包括功用扩展、资源伸缩、可维护、可移植等。

非功用性需求的完成依赖于多种技术和软硬件的综合运用,比方采用散布式、集群、冗余、缓存、异步等形式计划,又比方在程序、中间件、应用效劳器、数据库效劳器、文件效劳器、存储、网络、机房等方面的战略协同。


互联网产品要素


综上所述,内容、功用、非功用需求构成了互联网产品的三要素。需求的实质是不同群体的诉求,在产品完成过程中,抵触、妥协、均衡在所难免。具有全局视角并从需求动手会协助我们换位考虑、权衡取舍,也便于各位读者在庞大的产品体系中找到本人喜欢的方向。

(互联网责编: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