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平台独有的五大重要优势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新技术的存在和势不可挡的势头,除了资本、社会、政治的原因,一般在其本身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点,换句话说,有它独特的价值。



为什么互联网这20年这么火,为什么现在动不动喊着“互联网+everything”?总结几条我的看法。

一、背靠计算机技术强大的给世界建模&数据处理能力
人类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的信息交换,是一件很基础而广泛存在的事情。计算机这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凝结了人类思维的精华,是数学、物理这2大学科结出的硕果。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大发展,人类以视觉、听觉(不仅仅是“文字”这个视觉的一部分)为载体的文明结晶,都搬到了计算机的虚拟世界。不完全举例:

新闻、书本、财会、通信、音乐、照片、电视、短视频、电影、游戏、工业控制……

这背后,靠的是那些聪明的大脑提出的:图灵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图论、自动机、系统建模、面向对象编程、关系型数据库、图像处理,等等关于这个世界的抽象化描述理论。

信息交换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元素。信息,被数据化了。



一旦被数据化,就是展现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的时候了。从第1台电子计算机ENIAC到现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人类世界是很复杂,但是一旦把一部分可以简化的事情先简化起来,拆解成重复性的“小事情”,对计算机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10000个人,要做一个排序,这个事情在人类来做,繁琐的不行,人类见到这种问题,一般也就头大了,除了甩下一句“太烦了”的抱怨,然后老老实实埋头死磕,或者“变通”一下,放弃严格认真的排序,搞一个替代方案,没有太多办法。

计算机就不一样,它真的可以“傻不拉几”的一遍遍的“数”:冒泡排序、快排、插入排序…

论死磕,还是得服计算机这个“傻货”。

计算机就是乐于处理这些“重复性”的事情,它比勤劳的小蜜蜂、小蚂蚁还不知疲倦1亿倍。

互联网就是背靠计算机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对这个被数据化的世界,有独特的价值。

二、高速的信息传输
其实高速信息传输,在电话、电报系统中都有这个能力,毕竟大伙都是借助光速介质传播的。但是基于TCP/IP的国际互联网,因为铺设到全世界,连接的终端如此之多,终端的功能远比电话、电报系统强大,使得互联网在助力传统产业时,能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比如,在线票务系统(12306、机票销售、汽车票销售等)。火车票销售,是典型的“分布式销售网络”,在没有互联网介入的年代,全国成千上万的销售网点、火车站,如果想同时售卖同一趟火车的车票,只剩最后1个座位,各个网点怎么知道?10个人同时下单,谁能成功?

如果信息不能被高速传输,那以前卖票这件事,恐怕只能限制在有限的几个网点卖了,还得按配额销售。因为库存状态,没法实时同步。



速度一旦做到实时,有些以前不可能、不敢想、不会想的事情,现在都可能了:手机的地图导航,如果慢吞吞的不能秒级刷新你的当前位置,你敢用吗?

高速传输,让美国和中国的跨国视频成为可能,让在线直播投票成为可能……

三、打破地域限制&便宜的使用价格
Internet是一张巨网,截至目前,全世界覆盖最广大的网络。在绝大部分地方,只要你接入这张网络,你就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东西。日喀则的藏民也玩抖音,跳着藏舞,你隔着屏幕给他点赞。莫高窟门票需要提前预约,你还没出游,就先在家里登录官网处理完了。隔着太平洋开电话会议,用google地球逛一下伦敦的街景。这些事情,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让不可思议变成习以为常。

如果单独为这些事情,拉一条专线,显然成本是巨大的。但是海底光缆这种基础设施,当它织成巨网,具有数不清的功能时,成本就被大大分摊了,使用价格比其他传统模式,大大降低(想想以前的国际长途)。

说句题外话:有些“笨功夫”,该下就得下,不要想投机取巧的捷径,求锤得锤,种瓜得瓜。

四、迭代的速度极快&更容易靠近用户
与制造业不同,互联网由于其“虚拟”的特性,改动起来“轻便”的多。制造一辆新车,一款产品的完整周期,可能是3-5年,而互联网产品的一个版本迭代,周期可以只有1个星期,或者1天。人生短暂,职业生涯只有40年左右,其中的关键期可能只有5-8年;商场竞争激烈,花3-5年落得一个失败,可能再无机会。

互联网产品犯错,可以1个星期改回“原来的版本”,损失的东西也可以控制在有限的范围。所以,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在快速迭代这个方法论上,真是很不一样。

快速迭代,让互联网产品可以更“敏捷”的响应用户反馈,在与用户、市场互动中把产品做的更“好”。通过“互联网+X”把这个优势复制到其他行业,就赋予了其他行业一些优势。



原来做一款手机,手机厂商自己“闭门造车”,1年一款,推出来后市场买不买账,只能“以观后效”。雷军创办小米,用论坛的形式,凝聚起“米粉”,每周发布一个MIUI版本,迅速响应用户在论坛上的反馈建议。小米把“智能手机制造”这件事情,里面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敏捷开发、迭代的部分,结合上了互联网。

以前企业的销售,多是搭建分级销售渠道,以渠道代理、层层分销的方式,触达用户。毕竟那么多用户,一个个去找企业,企业应付不来。而有了互联网的助力之后,企业可以用电商的方式直接销售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企业直接反馈意见,依托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统计分析用户数据,效率比以前高很多。

五、易记录,易存储,易复制,易传播

以前做个生意,小店没有收银机,要靠手工记账。每个人也不会记自己最近钱都花哪了。档案资料存储,纸质文件丢失不用说。纸质文件,传来传去,麻烦可想而知。复制、传播,相比互联网,轻易被虐成渣渣。

有了记录,数据分析这件事,前所未有的容易。出现了以前没想过、不敢想的一些方法,比如现在的“用户画像”“C2B制造”。复制、传播的便利性,让做广告更容易。酒香不怕巷子深,更容易打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大市场。

以上,是目前所想到的。例子没有举太多,这个问题,还可以一直想下去。

(互联网责编: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