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可以说是进入了下半场,这个下半场的含义包含了多个方面:
1、 首先是投资机构变得冷静,基本上已经不存在那种觉得好像又错过一个万亿级市场,积极进入该领域的投资机构了。
2、 所投的项目转向A轮以后,甚至是B轮,早期项目融资极为困难。
3、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体育”类的项目逐渐淡出舞台,传统的体育产业项目又走到前台。
4、 从天使、VC投资,快速的转变为产业型投资。
当然,当头一棒的事情其实是这样一个问题,体育到底怎么赚钱?这才是投资人们观望体育产业的主要原因。
体育产业文化剖析
小编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剖析体育文化产业,尝试用新的方法去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投资和业务进行解读。
从结构上来看,一般的体育产业,是非常典型的金字塔型的结构,一个体育IP(体育赛事)作为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吸引物,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吸引大量围绕体育IP赚钱的企业。
以中超为例,中超公司拥有中国中超这个顶级IP,是一个由16支球队,中国足协及相关机构共同组成的商业共同体。这是最顶级的IP资源,IP拥有者的目标是,办好体育比赛,为国争光,使IP增值。
那么围绕顶级IP服务的公司有哪些?也就从IP持有者那里直接赚钱的公司,比如赛事运营公司,球员经纪公司,赛事服务和运动员康复等。这些企业,是直接为IP持有者服务的。从纯财务投资人角度来看,这一类公司其实是有比较好的稳定的现金流的,只要你和IP所有者关系良好,服务能力合格,就能赚钱。但缺乏爆发力,经济命脉在别人手里,所以这一类的公司非常难形成自己的产业生态,必须要往上,或者往下扩展业务。
再下一层,是服务于终端渠道的公司,直接表现就是,他们赚的是渠道的钱,典型的比如体育营销公司,节目制作公司。这一类公司虽然需要获得IP持有者的授权,但他们需要给IP持有者付费,然后在想着从渠道,广告主或者电视台处挣钱,所以这一类的项目一般和广告主,电视台等公司都保持非常好的关系。同样,这一类公司的经济命脉也是被别人把控的,作为整个产业的一个环节,其本身的价值依然不大。
最后一层,就是渠道,是直接为终端消费者服务的,典型的就是电视台。
从整个体育产业“金字塔“结构来看,整个产业的价值,是由IP的价值决定的,所以不要怪消费者不买单,不付费,根本原因是IP价值不行。提升IP的价值,需要IP所有者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对球队的管理,对球员的管理,对赛事日常运营的把控,对节目制作内容的把控,以及和电视台的合作,这些都需要顾及到。
特别是“to IP所有者“他们的生存情况,他们直接决定了IP的质量和输出产品的价值。比如青少年的培养,训练,晋升通道,就业和收入,都是IP所有者需要关注和把控,甚至需要付费的。中国体育产业目前最缺乏的其实是这个环节,没有好的产品输出,就没有消费者买单,也就没有电视台和广告主的买单。
用“微笑曲线”解答体育产业价值
从产业各个环节的价值角度来看,“微笑曲线“能够很好解答这个问题。
从投资价值角度来看,整个产业中,体育IP和渠道是最值得投资的环节,不过很可惜,中国目前的现状,IP牢牢的把握在政府和财团手里,而渠道,除了传统电视台,三大新媒体渠道腾讯,优土,爱奇艺都对体育产业保持着较高的兴趣,机会真的很少。
中间环节的价值在体育产业中很难体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形成一个平台和生态的概念,即他们无法吸引足够的客户依附于自己,同时自己的价值又依附在其它更有价值的团体手中。
但中间环节是否没有机会了?也不尽然,不过价值并不大,全球最大的体育营销公司,盈方体育,价值10亿英镑,这应该是一个极限了,而且这样的企业需要极长的发展时间。
当然,中间环节在中国这样的资本市场中,还是有一些机会的,经营良好的项目,也有机会成为产业大佬争抢的可并购标的。
(
体育产业责编:
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