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家长怎么理解和看待?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叶曼曼 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高级)、注意力训练师、青少年学业生涯规划师、全国社区心理援助师、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孩子突然从天使宝宝变得脾气暴躁,无论家长说什么,都一副不想听的样子,甚至大声吼叫;即使在家也把自己锁在房间。这些“成长的烦恼”,家长不知怎么做才能缓解亲子关系?

心理咨询师叶曼曼回复:孩子这样的变化就是典型的“青春期”表现,叛逆、对抗、情绪化、冲动联系在一起,父母往往不知所措。

生活中,孩子跟同学有说不完的话,可是父母想跟他说几句话,就很不耐烦,有时黑着脸当自己没听到。

此时,家长要明白,他们不是要跟你作对,这是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变化所导致的。青少年的大脑和成人不同,孩子的脑子里各个“作战部队”都已经可以打仗,但指挥中心还没造好。所以他们可以打枪,可以恋爱,可以当世界冠军……他们在单一的事情上已经非常能干,但有时破坏性也可以很大。

家长如何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家长在家能扮演一个乐观向上、有积极心态的人,那么即使孩子进入青春期,相信这份关切的爱足以照亮他前行的道路。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生活中,你可以经常性地跟孩子说以下五类话:

一、安全感,比如“宝贝,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我永远爱你”。

二、价值感,比如“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

三、尊严与自我负责,比如“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

四、自信与支持,比如“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会和你一起面对,尽我的力量陪伴你”。

五、接纳与鼓励,比如“你无论做得如何,你都是我亲爱的宝贝”。

所以,想让孩子乐观向上地面对学习,家长应该传递正向的、积极的信息。家长自己学会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才能给孩子营造舒服、安全、温暖、放松的家庭学习氛围,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