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推荐阅读书单背后的教育追寻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

白永强

一份推荐阅读书单背后的教育追寻

□记者 李楷谨

《从提问到输出》《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奇特的一生》《读之蜜语》《学习的条件》……眼前的这份2024年推荐阅读书单,被他形象地比喻为献给2025年的第一份礼物。这份书单是他一年来的阅读总结,也蕴含他新一年的期望——读书,读好书,多读书。

他叫白永强,是包头市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的一名评估员,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来,他一直饱含着对教育,对读书的热爱。这份热爱促使他不断思考和探究读书、教育、孩子成长之间的本质关系。近日,记者围绕“阅读与教育”这一主题,与他展开对话。

记者:白老师,我了解到您每年都为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并推荐若干阅读书目。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让您坚持这一习惯的呢?

白永强:这是我在读书过程自然形成的一个习惯,因为有效,就慢慢坚持了下来。我早期读书比较随意,遇上什么书就看什么,听他人推荐,逛书店发现,或者在读一本书中提到另一本等等,算是读书的浪漫期。在从事教育管理和研究后,工作和专业的要求更高了,阅读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这就需要从门类众多的书籍中有计划进行选择。于是,我开始制定年度读书计划,希望通过计划好的阅读清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做自我督促。经过几年,我发现开列年度书单的方法,使我的阅读由散漫变得聚焦,从读得多转向读得精,好像是从浪漫期进入了精确期,读书对工作和生活益处明显增加。于是,开列书单,成为我的一种常态阅读方法。

记者:在您的阅读经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与教育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给您在教育方面的理念带来了哪些影响?

白永强:首先,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重心在教育,因此对教育类书籍格外关注和上心,2024年书单绝大多数都与教育有关。比如《从提问到输出》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表达的过程。而《后现代课程观》则让我对课程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课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能够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环境变化进行有效地整合,适宜于学生个性化地成长与发展。

记者:结合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读书经历,您认为阅读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白永强:关键作用和首要作用。说其关键,是因为经由阅读而形成的理解能力,不仅影响着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业水平,还影响孩子们社会交往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说其首要,是因为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培养他的阅读能力。阅读不仅是一种学科素养,还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能力,是儿童认知和理解并与周围世界交互的窗口和桥梁。

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就是他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记者:感谢您的精彩分享和深刻见解。

白永强:谢谢。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激发更多人对教育和读书的思考和热情。书籍可以跨越时空地域,无论你身在包头、上海,还是南极,当你捧起一本书时,你与世界的距离就在一本书。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