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国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

本文转自:大河报

银发教师周慧玲退而不休,将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家庭与社区

“教育报国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

  周慧玲在青少年线下讲座上演讲

  周慧玲和学生们在一起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韩懿亭 文 受访者供图

  “家长爱家爱国,孩子天天向上!”视频中,一头银发,围着一条鲜艳大红围巾的周慧玲老师,手握话筒,言辞恳切又不失幽默,一句句直击心灵的“教子金句”在镜头前回荡,评论区里,观众的留言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条都承载着深深的共鸣。

  周慧玲,一位年届七十五却教育热情不减的退休教师。尽管岁月已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周慧玲的教育旅程从未按下暂停键。这位在教育领域深耕四十余载,跨越小学、中学至大学讲台的资深教育者。近20年来,倾心奉献了1780多场针对青少年及家庭教育的线下讲座,惠及听众过百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她创立的“家教良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迅速走红,吸引了超过300万的忠实粉丝,发布的短视频内容更是席卷网络,播放量惊人地突破了4亿人次大关。

  角色多变

  最爱仍是“老师姐姐”与“校长妈妈”

  周慧玲的教育之路始于1968年,那年她高中毕业,作为知青下乡至南阳农村,在村小学当起了老师。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至今记忆犹新:“孩子们纯真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1971年,郑州市招聘老师的消息传来,周慧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终于圆了她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的梦想。1986年,她被调往一所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学生处处长;1998年,她又转任另一所中等职业学院的副校长,直至退休。

  在学校中,周慧玲“扮演”过各种角色:老师、处长、校长……但她说,最喜欢的还是两个称呼——年轻时学生们亲切地叫她“老师姐姐”,后来则尊称她为“校长妈妈”。

  “这些称呼,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周慧玲表示。在学校讲台上,她总是满怀激情地传道授业;在线下讲座中,她用生动的案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着每一位听众;而在“云端”直播时,尽管隔着屏幕,但那份对教育的挚爱依然清晰可见。

  从线下到线上,初心不改,育人不止

  其实,在踏入“云讲座”领域之前,周慧玲老师已经积累了上千场次线下讲座的经验。

  从2003年退居二线后,她便投身于郑州市“五老”报告团及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关爱工作专家团队中,随后更荣幸地成为河南省教育系统首批受聘的家庭教育专家,后又成为河南省青少年德育专家宣讲团的一员。

  多年来,她足迹遍布各地,不遗余力地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进步贡献力量。

  她曾创下一天内连讲3场的纪录,也曾单次讲座连续5小时不间断。她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有一年,在安阳宝莲寺乡,她连续两日,每日奉献4场、每场3小时的精彩讲座,以至于脸被灼伤,脱了一层皮。然而,这一切艰辛并未让她有丝毫的抱怨或退缩。

  “教师的事业是站立的事业。”周慧玲坚定地说,“课比天大,只有站着,才能表达对教育的敬畏;只有站着,才能看到所有听众的眼睛;只有站着,才能有心灵的沟通。”

  尽管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建议周慧玲开展线上讲座,但她担心效果不佳而谢辞了。直到2019年11月的一次讲座被主办方进行了直播,两天时间观看量就达到了100.8万,这次直播给了周慧玲极大的触动。

  于是,2020年4月和7月,“家教良方”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先后创立。周慧玲是发起人和主管人,她和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关爱工作专家团负责内容输出。线上讲座与线下不同,如果内容不是观众需要的,他们随时可能划走。如何分分秒秒抓住观众的心?周慧玲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心得:“首先要了解观众的需求、满足需求,再去引领需求,需求是行为的动机。”

  “对面没有人,我就没话可说。”周慧玲坦言,直播时她一定要“拉”个人当听众,通过眼神交流随时感受对方的反应。这成了她直播时的一个“怪癖”。但正是这个“怪癖”,让她与观众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如今,“家教良方”全网粉丝量已达300多万,点击量超过4亿人次。

  献了青春献白发,老有所为,乐在其中

  退休之后,周慧玲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局限于小课堂或学校之内,反而实现了从课堂到讲堂、从学校至社会的跨越性拓展,将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家庭与社区,实现了从单一学校教育向多元化教育领域的深刻转变。昔日里,她或许仅在一所学府耕耘;而今,她的教学视野与内容已变得更为宽广且深刻,惠及更广泛的学习群体。

  为了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研究,周慧玲选择持续深造,她在52岁那年攻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并在退休之后成功获取了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此后,她还荣幸地成为国家首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培训班的成员,进一步学习了学习能力指导师、学前教育指导师等相关课程。时至今日,周慧玲依然保持着参加专业培训的习惯,持续不断地自我精进……

  “关心下一代,时代的重托;择教育事业,终一生报国。”周慧玲深情地说,“当老师是我此生的事业,教育报国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

  在周慧玲看来,老有所为自有不一样的快乐。“人不是一天一天变老的,是一下子变老的。只要有念想,只要不断学习,就不会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路。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