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两个重要理念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今天企业头条小编将为各位家长介绍德西效应和霍桑效应,帮助解决孩子的奖励问题和“说”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


德西效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德西曾进行过一场实验,实验中他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实验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以学生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抽取一部分学生给予解出一题1美元的奖励;第三阶段,可以做题也可以休息,结果表明没有奖励的一组反而有更多的同学在答题。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的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教育思维


对于家长而言,“德西效应”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不要用过多奖励的办法来激励孩子。孩子的学习本来是为他自己而学,如果过分的给予奖励,渐渐地,孩子觉得他的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而他自己呢,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习。就这样,孩子学习的动机变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变了。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如果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孩子的学习动机就是正确的,孩子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


教育方法


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培养孩子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和紧韧不拔的意志,仅靠物质刺激是远远不够的。

霍桑效应

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原想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出继电器车间的6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7个阶段的实验中,他们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找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但是不管外在因素如何改变,生产效率却一直未有多大变化。于是公司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经过长期的实验和研究,专家们发现:真正促使她们改变行为、积极努力工作的原因是被试者觉得自己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教育方式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就应给予充分、积极的关注,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被人期待的。很多时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拍拍肩膀,可能远比物质上的支持与奖励更能够鼓舞人。同样,在教育中,我们也同样能运用到霍桑效应,但一个孩子表现出不良的上课状态时,多一分询问与关怀,让他感受到被重视,会让他更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当孩子失意灰心的时候,陷入心理的低潮,这时作为父母和老师的安慰至关重要,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教育方法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父母或教育者,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因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教育行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7月26日 08:5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