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正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民传承至今!


传统文化传承


它只存在于文物、典籍和回想中!

以往屡屡听到众人提及“我中国是世界独一文化未断代且传承至今的古国”,内心便会升腾起一股骄傲和光彩之感,此感却也就此止步,然最近一次听到此话,不由心生一问:“传承至何时?果真是至今吗?”顿时背后发冷,倒吸凉气……

1、最能代表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字

我原本也不觉得有问题,但现今之汉字,虽其型仍为方块字,但其字形阅历“简化”后,已简直失去其原本“象形”之功用,且阅历新文化运动、文化大反动、变革开放等思潮革新,在教育体制紊乱且教育传承中缀的状况下,字义词义也完整扭曲以至变化,加之书写习气的改动及标点符号的运用,再有举国欲与国际接轨之激烈愿望,故文字间互译时,意译音译亦与外文靠拢,汉字逐渐西化,完整成为以当今学问为背景根底的言语辨认符号。


文化发展


不说甲骨文和金文了,就是日常的很多繁体字,大多同胞已不能辨认,而电子产品的快速提高应用招致,一方面国人已简直放弃手写,另一方面“表情包和图片”大量替代文字来作为表达意义的手腕,以至表述时大量呈现中英分离,故局部人连运用简化汉字时也会呈现提笔忘字以至不认识的为难情况。书写工具也由毛笔转换为西方的圆珠笔、钢笔……(很庆幸台湾和香港同胞还在运用繁体字。)


2、文化的另一重要表现方式是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为交领右衽、上衣下裳,但自始民国,举国上下为与“封建王朝”分裂、推翻一切旧思想,便连同发型服饰一并西化。即使常不衣着传统服饰,总得大致理解吧,而大多数同胞仍错以为某些明星衣着所谓的“唐装马甲”是传统服饰,还有些同胞以为“满人旗袍”是中华之传统服饰。而理想情况是,当今人人以衣着西装为荣,且为日常服装,中国传统服饰只会在影视剧中呈现。(在世界范围内,至少日本在服饰传承方面做的比较到位。)


文化继承


3、教育内容和方式亦为思想呈现和传播的重要要素

但已然大变,内容从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礼乐诗歌等传统人文思想内容,全盘变化为数学、化学、物理、天文、生物、现代医学、互联网、金融、企管等西方学科,假如用市场来作为标杆,仅看国内言语培训教育,中文培训,远远不及外文培训的生意好。而传授方式,也从中国传统的以“师”为中心的以身试法、以身作则、常年育成,转变为现代西方以“校”为中心的工业化、批量化的效率型学问拷贝、快速传播。(假如有人说,毕竟学校里还在教授唐诗宋词,以至有很多走向社会的人也在背诵学习。


我想问,这些内容占整体学习内容的百分比是几?而那些背了很多诗词歌赋的人,有几真正理解诗词之本意?又有几人是作为根底必修课而终身学习?有几人是将诗词作为修生育性、指导人生为目的来学习的?不过是为了参与电视节目而哗众取宠而已!而单纯的背诵几首唐诗就能算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了?)


4、建筑方面,古建已简直撤除殆尽
新建建筑大局部为西式建筑,当然有个别的新建建筑比拟给面子的披着中国古建皮囊,但,运用着西式建筑的构造和资料。很感激印度泊来的佛教替我中华传承着屈指可数的古建建筑。

5、艺术方面
来自西方的设计、油画、钢琴、提琴、街舞、摇滚、盛行乐等艺术方式以占有中国艺术范畴的大半江山,当代的国画家固然扔手持毛笔在宣纸上作画,但大多画家所绘制的内容及肉体气韵,已全然被五斗米折腰了。那些号称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到底是发扬呢?还是应用中国诗词及中国乐器当成噱头?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在那些歌曲里的比重到底是几?我数学不太好,我只能说,至少听起来,那些还是西方音乐。古装电影里的古代人物满口现代言语,嬉戏打闹,毫无教育意义,问题更在于连很多根本的文化常识都能搞错,最常见的是,古代帝王谥号是死后追加的,但戏中在此人物活着的时分都已运用,导演编剧真的不怕误导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吗?

6、节庆方面

各种西方节日已逐渐替代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且不说原始节庆祭奠拜祖的内容与方式已简直丧失,春节的中心传承内容变成了“电视看春晚”、“手机抢红包”……饭前饭后好像大烟鬼般,以葛优瘫的姿态无限刷手机,氛围大不如前,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沦为了个短假,过个西方万圣节都提早数日谋划,当日精心装扮,衣着西方相应服饰盛装列席聚会,夜以继日,而过本民族春节时也没见着身着汉服、举行典礼,让人匪夷所思。不过好在国人好吃,春节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大家倒是不断没忘,但除了吃,貌似已无其他。


文化发展


7、其他:
提起中国,一定会想起茶叶和瓷器,而其中的茶叶,我国也只是维持产量上的名次了,从品牌来说,世界第一大茶叶品牌居然是英国立顿,而从喝茶的文化传承和考究水平来说,那日本是排第一了,中国人如今不喝星巴克的咖啡是觉得不自由、没话题的。还有,大局部产出的书籍、影视作品、社交媒体等思想文化载体,其内容几近西化,有几还在研讨、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之前官方鼎力呼吁,民间也积极响应:“回归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

为什么呼吁响应“回归”、“复兴”?

由于发现已丧失……

你会想要“找回”一个本没有丧失的东西吗?


文化继承发扬


当然,此文宗旨不在于讨论对错是非,只是想说,人们能否能够正视现状,安然供认我们这几代已没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已被西化。我们只是相关于其他文化,存续时间最长而已,反而是,坚持了那么久,到我们这断了,应该感到羞耻才对!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分中止了传承,大家还是在心里默默的算计这笔账比较好!
(文化产业责编:陈峰 )
2022年04月26日 11:0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