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改动了,这个话逻辑上有问题。比较唐代以前文化基因怎样样?以后又怎样,是得不出这个结论的。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时分,都20世纪了,之前2000年之政皆秦政,2000年之学皆孔学,中国文化的改动是很慢的。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看镜有感》镜子的镜啊,鲁迅先生以为,南宋以后中国人心态,就不一样了。
我以为汉唐的时分中国人的心态还行,宋以后就不行了。依据考古发掘的某一个东西,得出某一个结论,是很风险的。比方说金朝,跟宋打仗。就抓了好多工匠,抓去了以后,他也不断战败啊。那边儿正好出高丽纸,印的书,挺精巧的,那你能依据这一件事儿就得出结论,就说金的文化很兴旺吗?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时分,某一个文物,就带有一点儿异域风情,看着就不像传统的汉族的东西,这也很正常,就从佛首这件事儿,得出这么大一个结论,文化基因都改动了,而且说唐以后就做不出来了,那我们去卧佛寺看卧佛,我觉得做的也挺好的呀,也不是说那以后就做不出好东西来了。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今很多人叫什么黄皮白心香蕉人,外表是个中国人,实践曾经完整西化了,他们的文化基因改动了,还说的通吧。
有人说我看了那个视频以后,有一个想法,就是提到了文化基因,是不是在唐朝以前,中华文化是很擅长吸收其他文化好的东西,而在唐朝以后我们把这种学习他人好的东西的才能渐渐的丢失了,比方说这个雕像中,西域人的高鼻梁,这种美在雕琢中就表现出来了,而在后期,我们其实反映到的理想就是我。是不是能够这样了解,唐朝以后,我们文化学习的基因才能,渐渐的丢失了,我们变得越来越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