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到底是哪一个“文化”的自信?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19世纪以来,人类文化的演绎统合在三大认识形态之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又可说是自在主义、共产主义和外乡主义,或可说是现代文化、激进主义和民族传统文化。就我国而言,自上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也没能逃脱这三大认识形态的统治。当我们高举“文化自信”的大旗时,其真实于如何面对这三大文化或文化的潮流。


传统文化


自“维新运动”或之后的洋务运动,及至更后来的新文化运动
就是以现代自在主义文化为表征的欧美资产阶级文化对中国的洗礼,与此同时,封建的或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政治和社会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而抗日救亡之后新民主主义反动及最后社会主义反动,又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流认识形态在我国存在。因而,当前我国的文化实践包含三层:有选择的现代自在主义根底上的文化、有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指哪一个文化呢?或者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是“自信”呢?

关于文化自信问题,其实首先应晓得什么是“自信”,要理解自信的是什么?

最后才干晓得如何完成自信。至今我们尚未分明“自信”是什么。这不是高喊两句“凶猛了我的国”就能够,而是要实在了解凶猛背后的意涵的那份自信到底意味着什么。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盲目”。


民族文化


费孝通先生将文化盲目看作对自我民族文化的一种自省和自知之明,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自我定位。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妄自绵薄,也不能妄自菲薄。

文化盲目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首要就是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腐蚀

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在我们的学术研讨中,在我们的媒体宣传中,这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叙事无所不在。就以历史而言,我们的历史叙说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西方为中心的,一个是以中国汉民族为中心的,这两点都有极大的问题。我们的世界历史的叙说无不从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这样一条线下来,其他地域的文化都在这样一个范畴内服从于这种叙说,一种前现代、古典时期和现代的历史叙说契合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


地域文化


反过来,假如不以这种方式阐述,那么地道的中国历史叙说就可能按照汉民族的朝代更迭史来停止,但这样一种阐述到往常演化成许多的民族英雄成为了内乱和不契合历史潮流的反动人物,包括岳飞、文天祥或者袁崇焕,等等。这种历史的昭雪反映了现代中国历史观中的错乱和矛盾。既然中华民族是现今国度层面的民族(nation)定位,汉族之时这一整体民族下的族群(ethnic),和彝族、满族、藏族没有实质辨别,那么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叙说就应该表现在更为宽广的超越汉民族为中心的历史叙说,以及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叙说。但往常这种叙说完整没有树立起来。

这一为难的场面也招致现代中国的现代文化的叙说也很艰难

除了上述的历史叙说根底上的民族的建构还没完成,现代国度所包含的领土完好也没有完成,是故现代国度的两大重要前提:完好的现代民族和完好的领土范围都还有问题。当中华民族的历史建构仍然停留在笼统概念而不是完好的自圆其说的历史叙说和详细的文化意味物(如共同的源远流长的节日、仪典、神话、宗教乃至言语),那么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就会遭到削弱;同时领土的完好性被分割或存在潜在的分割要挟,那么现代主权就无法保证,则自在主义文化就难以完成,由于在一个团结状态下但又追求统一的过程中,国度必需坚持一种帝国式的话术和管理手腕,这与现代文化存在差距。


文化领域


当我国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建构和国度领土主权还没有完整完成时,在文化自信上就存在一些问题:以西方为主导的历史叙说就不能建构传统文化的合法性,以汉民族为中心的叙事及未能统一的领土现状就不能完成现代的自在主义的文化建立,而有中国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只是一项政治认识形态,因而,我们在追求文化自信时,必需先搞分明是哪一个文化以及每一个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但首要的是需求文化盲目,这是在文化自省根底上所到达的整个民族对本人文化和异质文化停止比较后所构成的自知之明,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观赏、扬弃和自我进化。假如不从一点点着手,笼统的议论一个文化自信,喊几句口号只会让文化自信的一点星星之火在自大和自卑的两极分化中湮灭,而不能成为真正燎原之火让中华文化的自信发挥出来。


文化自信


总之,在我们议论文化自信之前,要先树立起文化盲目根底上的现代反省和深思的认识、
其次才是发现自我文化的问题及需求改造的中央,最后才真正控制我们完成文化自信的实在的依据。这是一条从自省、到盲目、到自我改造和自信的困难的道路,是一条随同中华民族的民族建构和领土统一逐步完成的漫长的道路,是在一条突破西方中心主义文化和历史叙事的坎坷的道路。民族的真正巨大复兴不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而表现在是绚烂的文化光芒的重现上。

(文化产业责编:陈峰 )
2021年10月13日 10:3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