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变革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时推进,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和作用也日益加强。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现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以富含文化内涵的目的地为客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它既是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一种阶段性感知和体验过程,也是人们对审美情味和民族文化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
开展文化旅游不只能够补偿纯自然景色旅游的缺乏,还能够熏陶游客情操,并能给目的地国度或地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同现代旅游业进入“大产业、大交融、大开展”新常态时期,我国政府在旅游产业开展方面也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及意见措施,为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博得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2009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开展旅游业的意见》,旅游产业被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大众愈加称心的现代效劳业来培育;2013年《旅游法》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旅游产业依法标准化开展时期的到来;2014年我国经济开端步入新常态开展时期,“一带一路”国际化开展战略设想的提出,为我国将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展明白了主题与方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时增加,文化旅游产业链也在不时延伸和加强。作为一项综合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已明显呈现出多范畴、多产业和多区域交融式开展势头。在我国一些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基地或园区,已构成多元集群式交融开展态势,如深圳的科技创新型主题文化园,西安、洛阳的历史文化古都型产业园,上海、苏州的古镇名城型产业园,以及横店、宋城的影视基地型产业园等。当然,无论哪一品种型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式,我们都能够看出它们共同的开展途径,即产业交融式开展。
受制于体量、人口、资源、环境、世界经济周期等多重要素影响,产能过剩、经济放缓、构造调整将成为将来中国长期的经济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性,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构造不时优化晋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也指出其中的机遇:经济增速虽放缓,实践增量仍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多元;经济构造优化晋级,开展前景更稳定;政府鼎力简政放权,市场生机进一步释放。
第三,文化旅游产业能进一步刺激社会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旅游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关于刺激社会消费、推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旅游业迎来了飞速开展的场面,国内旅游打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越4万亿元,出境旅游1.2亿人次,破费约1.1万亿元。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测算,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奉献10.1%,超越教育、银行、汽车产业。据国度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