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使用文化折扣(也称文化贴现)的概念的是希尔曼·埃格伯,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少数派语言和文化版图上,其目的是保护文化的独特性。“文化折扣”的概念可以在普通经济学中找到其起源,在普通经济学中,它是指在确定娱乐产品的经济价值时必须被考虑到的文化差异因素。
霍斯金斯等人认为: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有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即文化结构差异是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的主要原因。
小编认为,文化折扣产生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其翻译的不准确,严重阻碍了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不恰当的翻译方式使外国受众很难真正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使传播价值大打折扣。
个体主义一般强调个体是社会唯一的、重要的单位,强调独立性而非集体主义中的个人的身份是建立在社会体系之上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人理应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不确定性规避指人们对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
不确定性规避分数高的文化强调冒险,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确定性规避分数低的文化强调遵礼守法,不可以扰乱正常的秩序;权利距离指社会中是否存在严重的等级秩序。西方文化更倾向于较小的权力距离,强调民主平等,而中国更强调较大的权利距离,尊卑有序;阴性主义与阳性主义指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被展示和评价的程度。阳性主义文化强调人要有野心、果敢,鼓励追求自己的理想。阴性主义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
文化折扣也称“文化贴现”,是指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某种文化,因此对于那些生活在此种文化之中以及对此种文化比较熟悉的受众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那些不熟悉此种文化的人来说,吸引力则会大大降低。简而言之,即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减损,从而产生文化折扣现象。1988年,霍金斯等人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化折扣”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