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级油车智驾天花板?全新速腾L的“越级逻辑”

新能源当道,速腾L凭什么还能坐得稳?是B级车空间还是智能升级?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00TSI时尚版、精英版和豪华版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49万-13.19万元。时逢一汽大众即将达成3000万辆整车下线,这个德系老牌劲旅试图通过速腾L的登场给出答案。

“国民车”的底色

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速腾已经累计收获430万用户,长期占据A+级轿车销量榜的前列。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速腾是一台“开得久、修得少、坐得稳”的车。

与一些自主品牌以智能、配置取胜不同,速腾真正打动用户的点,是“品质耐用和安全可靠”。正因如此,它在过去19年间,几乎成为合资A+级轿车的代名词。

全新一代速腾L延续并强化了这一特质,同时在设计、智能、动力等方面顺应潮流升级。速腾的更新逻辑很清晰:在坚守基本盘的同时,把用户“既要颜值、又要空间,还要智能”的需求逐一补齐。

外观与空间:更大、更精致

新车车身长度达到4812mm,轴距为2731mm,在同级中尺寸优势明显。得益于进一步优化的结构设计,速腾L实现了84.5%的同级最优得房率,带来了媲美B级车的纵向乘坐空间。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实用性与舒适性进一步增强。

在设计层面,速腾L继续走简洁大气的德系风格,同时引入更多年轻化细节。IQ.Light像素矩阵大灯可精准照明,Surface LED尾灯和可翻转发光尾标则提升了整车辨识度。车内则通过30色氛围灯和软质透光饰板,营造出温馨的家居感。

智能化:补齐短板,直追新能源

智能化是速腾L此次升级的重点。新车搭载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成为A+级燃油轿车中唯一支持端到端高速NOA(领航辅助)的车型。它能够完成自动上下匝道、红绿灯识别启停、超车变道等功能,让传统燃油车也具备新能源车的“智驾”体验。

车机方面,速腾L配备8155芯片和自研语音系统,支持四川话、粤语等方言识别,并能实现20秒连续对话,覆盖400多项车辆控制功能。再加上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车机的交互体验更自然,功能更实用。

对于年轻一代购车人群而言,速腾L不再是“只注重机械素质”的选择,而是逐步具备智能体验的吸引力。

动力与操控:平衡性能与经济性

动力方面,速腾L搭载1.5T Evo2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峰值扭矩250N·m,最高时速可达212km/h。官方公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5.49L,兼顾性能与经济性。

速腾L前轮距加宽30mm,横向稳定杆刚度提升25%,并经过中德联合调校和本地化适配,最终实现了更低的颠簸感和更好的整体稳定性。这让它在保持舒适性的同时,依旧维持了用户口中的“高速之王”特质。

安全与品质:速腾L的核心竞争力

在车身结构方面,新车使用超过80%的高强度钢,热成型钢比例达到28%。它还通过了远超行业标准的测试验证,累计超900万公里,涵盖极寒、极热、极高海拔等环境;超过3000次的意外场景模拟,覆盖碰撞、行人保护等多维度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速腾L参与了国内首次90km/h超高速斜撞测试,并展现了良好的安全表现。这些细节充分说明了速腾在“安全”上的一贯坚持。

在合资燃油轿车逐渐被新能源车型围攻的当下,速腾依然把“品质耐用、安全可靠”作为最重要的差异化标签,这也是它能打动保守、理性消费者的关键。

如今,A+级轿车市场正处于微妙转折点。自主新能源产品通过智能化、配置和价格不断突破,而合资燃油轿车的市场份额则在逐渐收缩。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汽大众选择的路径是智能化补短板,提升车机和辅助驾驶能力,在燃油车中保持一线水准;空间体验越级,用接近B级车的乘坐舒适度增强产品竞争力;品质与安全守底线,持续强化用户最在意的“能开10年不出毛病”的信任感。

全新速腾L没有追求极端的差异化,而是通过全面均衡的进化,保持在A+级轿车中的“长期主义”。

以11.49万起的价格切入市场,在空间、智能、操控、安全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但比起这些“看得见”的进化,更重要的是它依然保留了"速腾"在消费者心目中最根深蒂固的优势——品质耐用,安全可靠。

在新能源与合资燃油的拉锯战中,速腾L的答案是“稳”。用一套长期可信赖的价值,让消费者依然愿意把它作为家庭的主力轿车。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