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的需求 才能理性选车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最近在思索换车,试驾了很多车,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十分的矛盾,置信这也是很多人在买车时遇到的问题,下面我分享下选车的经历吧。


汽车换车


第一,最首要的是认清需求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在实践选择中很容易被花了呼哨的动力、配置等一系列的专业词汇误导。

需求的首位是几人坐,常规运用人数和特殊运用人数。比方7座SUV,看起来很适用,带着孩子和两边老家一同出行很便当,实践呢,假如乘坐时间超越1个小时,后排人享福水平超乎想象,出行前要不要为谁家父母坐后排先打一架?此外,孩子还小的时分,6座车适宜,那孩子大了怎样办?在不经常满员出行的状况下,孩子独立坐一个位子的时分能有几次,会有多久?显然除非打算6年以上再换车,否则多一个座位关于刚有小孩儿的家庭来说真的意义不是很大。


汽车配置


还有就是三口之家用车和独身贵族用车也是有区别的,独身贵族用车又以男女不同辨别。女独身会更侧重漂亮的外观,少出毛病,关于品牌、空间大小、动力好坏的需求会相对小些,男独身可能会侧重于动力,但我更会劝你侧重品牌,由于当你交友的时分没人会看你的车快不快,对方会更看重你的车标。而三口之家用车则侧重空间、平安性,置信我一个紧凑型的车身对一个三口之家来说真的太小了。

第二,定死预算

这个至关重要,在初步选车的时分,我把预算一步一步的从20万涨到了30万,真的是觉得多几万能更好,crv看到昂科威,昂科威看到楼兰,君威看到君越凯美瑞,凯美瑞看到皇冠,最后理想击碎了幻想,不是没有这个钱,是媳妇觉得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不愿意花那么多钱,最后还是把预算定在20万落地。从这个价位寻觅契合需求的车。价钱肯定了,其实就是把范围减少了。


购车预算


第三,认清本人的驾驶习气
这个跟性格有些关系,自己有些急性子,开车不喜欢前面的车墨迹,真的是能超就超,所以相对看重一些动力,有些人更喜欢匀速驾驶车辆,那对动力的需求相对会少一些。同样的,有些人把家人的需求看的更重一些,希望家人坐的温馨些,就会看重温馨性和悬挂的韧性。

综上,从这三点动手,置信你会买到一辆心仪的汽车

下面谈谈对汽车品牌的选择,奢华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那是预算和需求决议的,如今三类品牌之间是有重合的中央,比方在22-26万价钱区间有奢华品牌的低配和合资品牌的高动力高配,在16-22万价钱区间有合资品牌的高动力高配和低动力低配,还有国产品牌的奢华级别的车。如何选择呢?


选车预算


个人以为,对这三类品牌的承受度决议了购车的选择。这个承受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例如有些人以为只需牌子好其他的方面低点儿可以承受,有些人以为只需动力足车有点儿小缺点也可以承受,有些人以为油耗高点儿没事儿其他方面突出就行。每个人对品牌的承受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决议了每个人看重一辆车的时分会无视一些东西。这就招致了在很多中央两车的车迷纷繁引战,打的不亦乐乎。

其实大可不用,当你把需求和价钱和驾驶习气这三点圈出来后,可选的余地就不多了。剩下的少量选择,就看品牌承受度了,这个更是本人的认识,承受了买了有点儿小问题也不会觉得怎样样,还会本人劝本人,不承受再小的问题都会被夸张,有些好的地方也会变成缺陷。


选车竞争


最后要说一下国产品牌的竞争,由于我把车放在了20万落地的价钱上,就摆脱不了对国产品牌的关注,最早关注的vv7、领克01,然后是cs85、星途、星越。各个文章底下骂声不绝于耳,真的是看腻了。烦请各个厂商管好本人的水军,关于我来说,两边骂的越剧烈,我个人会更倾向于弱势厂商一边,但是我可能两边的车都不会买了,转而去买合资的。水军和自来水,看似是在帮厂商,实践是在害厂商,由于国产品牌就是在生长阶段,品牌承受度就是低,一点点问题都会由于水军的众多变成大问题,转而投向合资品牌,由于人家的承受度本就比国产品牌高。

(汽车行业责编:陈峰 )
2022年04月29日 03:34[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