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索换车,试驾了很多车,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十分的矛盾,置信这也是很多人在买车时遇到的问题,下面我分享下选车的经历吧。
需求的首位是几人坐,常规运用人数和特殊运用人数。比方7座SUV,看起来很适用,带着孩子和两边老家一同出行很便当,实践呢,假如乘坐时间超越1个小时,后排人享福水平超乎想象,出行前要不要为谁家父母坐后排先打一架?此外,孩子还小的时分,6座车适宜,那孩子大了怎样办?在不经常满员出行的状况下,孩子独立坐一个位子的时分能有几次,会有多久?显然除非打算6年以上再换车,否则多一个座位关于刚有小孩儿的家庭来说真的意义不是很大。
这个至关重要,在初步选车的时分,我把预算一步一步的从20万涨到了30万,真的是觉得多几万能更好,crv看到昂科威,昂科威看到楼兰,君威看到君越凯美瑞,凯美瑞看到皇冠,最后理想击碎了幻想,不是没有这个钱,是媳妇觉得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不愿意花那么多钱,最后还是把预算定在20万落地。从这个价位寻觅契合需求的车。价钱肯定了,其实就是把范围减少了。
下面谈谈对汽车品牌的选择,奢华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那是预算和需求决议的,如今三类品牌之间是有重合的中央,比方在22-26万价钱区间有奢华品牌的低配和合资品牌的高动力高配,在16-22万价钱区间有合资品牌的高动力高配和低动力低配,还有国产品牌的奢华级别的车。如何选择呢?
其实大可不用,当你把需求和价钱和驾驶习气这三点圈出来后,可选的余地就不多了。剩下的少量选择,就看品牌承受度了,这个更是本人的认识,承受了买了有点儿小问题也不会觉得怎样样,还会本人劝本人,不承受再小的问题都会被夸张,有些好的地方也会变成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