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汽车的驾驶操作逻辑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最近有朋友提到本人开车因操作不当招致了细微事故。详细说来,他在驾车时,俩孩子在后排发作争论,他停车劝止,车停稳后没挂P挡,扭头怒斥两个孩子的时分,不经意把踩刹车的右脚抬了起来,车向前挪动,撞到了前方的电瓶车。


汽车驾驶


我虽不晓得这位朋友之前开的什么车,却大约能揣测出他开的是手动挡。手都挡刹车时离合器一定是提早或同时踩下去了,车停稳后,只需不在坡上,仅抬右脚车是不会动的。这次在自动挡的新车上呈现这一失误,显然是由于习惯了原先的手动挡逻辑。

操作习惯对驾车的影响有多大

我是有领会的。十分简单的例子,我早先开的是五挡手动,右后是R挡,后来换了一个六挡手动的车,右后是行进六,我在换车后至少两个月里,经常在倒车时要先进一次六挡,抬离合器踏板时觉得不对才换到倒档。多年的习惯要改正来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驾驶习惯


因变速箱增加了一个挡而重新设计挡位散布,这是不可防止的,其带来的对操作变化的顺应艰难,是驾驶员必需且应该去克制的。但是,有时分技术进步带来的设计变化,恰恰是为了迎合驾驶员的操作习惯而在合理性上存在瑕疵,比如说自动挡车辆踏板的散布。

在已过去的上百年的汽车发展史上,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大致上不断处于并存状态

手动变速箱必需用离合器配合换挡,由于汽车用方向盘控制方向,没法像摩托车一样手握控制离合器,就只能脚踩踏板停止控制。控制动力的油门踏板和制动的刹车踏板同样不可缺省,这样在驾驶员脚下就必需放三个踏板,必然有一个脚要同时控制两个踏板。目前的这种设计,让左脚控制较硬的离合器踏板,右脚控制较灵活的油门和刹车,曾经是在统筹人类生理特性与机械设计逻辑状况下做出的最优选择了。


汽车操作


但是,假如一辆车只要两个踏板,却只让一只脚控制,是不是就不那么合理了?假如,手动挡变速箱历来就不曾呈现过,自动挡的汽车只要两个踏板还放置在同一侧,那么这种让右脚控制俩踏板、左脚闲置的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理想是,手动挡变速箱早于自动挡变速箱降生,且两者长期并存,假如自动挡车辆的油门和刹车踏板一左一右散布,则手动挡车辆驾驶员很难顺应自动挡车辆的操作,自动挡车辆驾驶员则更是无法操作手动挡车辆。能够想象一下,假如自动挡车辆的踏板位置设计不照顾手动挡车辆的局限,那么开了一辈子手动挡的老司机,在开上自动挡的时分仍会表现地像个新手一样。

自动挡车辆的驾驶难度要明显低于手动挡车辆

这就为人们想方设法用自动挡取代手动挡提供了不懈的动力。最近这些年,乘用车配置自动挡的比例显著提升,主要是由于资料、工艺和设计上的进步,自动挡相对手动挡的综合优势明显加强。但是让自动挡完整取代手动挡恐怕仍不理想,而更理想的是,包括自动挡和手动挡两个体系在内的变速箱恐怕要被整体淘汰了,由于电动车来了。假如未来汽车电动化全面提高,那么并存了一百多年的这两种道路的机械变速箱将会携手退出历史舞台。


驾车技巧


说到电动车,也不能不提操作逻辑和驾驶习惯的问题
电动车固然还没有大胆到把驱动(说到电动车,没法用“油门”这个词了)和制动两个踏板分两侧放置,但违犯原有车辆操作逻辑的设计曾经呈现了。关于燃油车来说,不论是装备自动变速箱还是手动变速箱,松油门后都存在汽车行进惯性与怠速动力的持续输出,只需驾驶员不踩刹车踏板,制动系统就不会主动介入。但是,电动车改动了这个逻辑,由于电动车制动可以回收动能,而不是像燃油车一样每一脚刹车都把动力糜费掉了,这就给了前者将频繁的自动刹车引入操作逻辑提供了合理性。还是做相似的假定,假如从汽车降生的第一天开端,就只要电池这一种驱动道路,这种设计是完整合理的。

但是理想是,人类曾经开了一百多年的燃油车,也亲脚踩了一百多年的刹车踏板。近期频繁呈现的电动车刹车失灵事情或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刹车失灵”,但事故的发作恐怕与相关车辆设计违犯驾驶员操作习惯脱不了干系。


行车驾驶习惯


生理上的易于操作、物理上的可完成和习惯上的兼容,如何取舍和统筹,是每次技术更新迭代时摆在人类面前的课题。

(汽车行业责编:陈峰 )
2022年02月07日 06:22[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