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习惯中住着家长的模样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我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两位家长带着孩子上了地铁,一位家长低头玩手机。他旁边的孩子们把头放在父母的手机上。


教育方法


另一位家长拿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旁边的孩子也拿着自己最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这张图让人感触很深,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见一斑。

更有意思的是,有网友对这张照片做出了精彩的评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请在原件上找原因!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责怪孩子,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的确,在耳朵和眼睛的影响下,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孩子莫名其妙地学会了父母说话做事的风格。

在一次跟团游中,我遇到了一对母子。

我很奇怪为什么我的群里的朋友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出于好奇,午餐时,我和朋友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旁。


教育理念


旅途中吃到差是很正常的,只要食物干净,不难吃就行。

确实,我们组的午餐是一样的。 它不难吃,但不好吃。 肉类菜肴很少见。 然而,男孩不是这样的。

桌上最好的一道菜,唯一上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但是当菜上来时,男孩迫不及待地把面前的盘子翻过来,不停地往碗里放,他的母亲没有责怪他,而是责备他。 和他一起摘菜。

大家都觉得,算了,孩子可能没受多少苦。 然而,让人愤怒的是,刚咬了几口,小男孩就开始抱怨食物不好吃。他抿着小嘴,把刚刚切了几下的饭菜放在一边。  “吃的太烂了,回家吧。”

碗里剩下的西红柿炒鸡蛋几乎是一整道菜。 桌子上的其他人从来没有夹过筷子。

“孩子,废物不好。” 一位中年大叔实在受不了了,笑嘻嘻的对小男孩说道。

“太可怕了,我就是吃不下。” 小男孩的声音很大。

“这是正确的!” 孩子的妈妈不但不说孩子,还附和着,还向导游抱怨道:“这顿饭太难吃了,你付钱不是来这里吃亏的。”

孩子一脸得意,配合着妈妈,一字不漏地对着导游冷笑。

团里的人实在是受不了了,纷纷上前劝说。 妈妈却很不满意:“你们都要为自己的利益而战,难道你们不为此付出代价吗?”


教育思路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远离母子,因为在旅途中谁也不想担心。

事实上,孩子的性情是不成熟的。作为父母,应该合理引导,而不是听从孩子的性情。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如果她能明白旅行不仅是一种观光,更是一种身心的锻炼,那么她就会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生活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孩子就像一张纯粹干净的纸,有着自己的美丽,但是也有许多空白。你在上面随意画点什么就有可能演变成现实。

所以不管家长们在做什么,都要记得有一双小眼睛在看着你,在模仿着你,在监督着你, 现在的一言一行,即将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指导他处事、交友、对人的方式与态度,即便你再严厉的管教,也难以抹去在他成长过程中你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家长们在做每一件事时,请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的习惯里,住着自己的模样。

早上坐公车上班的时候,遇到一位带着两岁孩子的阿姨,人们纷纷让座。

但是阿姨拒绝了,“不行,早点,你要努力赶工,我可以,这小子也可以。”

于是阿姨对身边的孩子笑了笑:“我们的妞妞长大了?你可以保护你的外婆。”

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回答:“等我长大了,我会保护奶奶的。”

于是爷爷和孙子就站在角落里,姑姑从后面看着孩子,不时和孩子一起笑。

众人看着开朗的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都莫名的被感染了,开心极了。

不过,坐公车是一样的,父母带孩子也是一样,只是有不同的对比。

小男孩跑在前面,奶奶慢慢往后面扔硬币。

“你看,没地方了,怪你走的这么慢。” 小男孩抱怨道。

“我要投币,你自己跑不快?”

小男孩生气地转身走了。

几站后,小男孩在车里发出一声巨响。


教育模式


“坐,坐,脚痛,手痛……呜呜……”说着哭着,老奶奶用各种方式哄着孩子,孩子就是不听,反而声音越来越大, 更响亮。 整辆车都充满了这个。 人们因孩子的哭声而变得烦躁。

很多原本想坐的乘客,都因为愤怒而坐不住了。

后来,奶奶忍不住蹲下扶手,让孩子坐在她的膝盖上。

旁边的爷爷看不下去了,站起身让奶奶坐下。

没想到孩子自己去占了位子,还没有跟旁边的老人道谢。

爷爷愤怒的看了小男孩一眼,又看了看身边的奶奶,无奈的摇了摇头。

爷爷奶奶孙子们兴高采烈地挤进了座位,孩子像赢了一样向奶奶炫耀:“我是别人给的。”

外婆没说话,笑着说:“坐下就好。”

车里的人看着爷爷奶奶孙子孙女的时候,一个个都流露出厌恶的神色,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尤其是老奶奶,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教会了孩子用手段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孩子长大了,他会不会变成一个无助的人,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肆无忌惮的人?

孩子犯错时的表现和家长息息相关
有时,当孩子犯错时,有的家长只会责怪孩子不听话、无知、太调皮,而有的家长会直接为孩子分析得失,引导孩子。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

我对我的孩子很认真,对他们也很严格。

我不让他看电视,我不让他玩手机,我要他不要和孩子吵架,不要在课堂上顽皮,不要盯着他做作业,但是为什么不好?

每次被批评他都很乖,为什么几天后又犯了?


行为教育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懂事,自己的孩子就这么难管?

这些问题其实都与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

(教育行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8月10日 04:3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