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合理的文化产业商业运行方式是什么?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目前网络文化平台可分为三种:第一,产业链大平台,如腾讯和阿里; 第二,专业中平台,如今日头条、京东;第三,小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目前最重要一个趋势,不管是大平台、中平台还是小平台,都渴望内容。为什么?


网络文化


“平台+”:
平台竞争逐渐激烈,内容竞争也越发激烈。目前腾讯进入收入增长瓶颈期,处于升级换代阶段。推出的“创造 101”项目,通过跟偶像经纪公司合作打造综艺节目,让团体选出的偶像,做线下广告代言和演出。

其中,一个经典的商业模式:让粉丝点赞海选,点赞时跟腾讯会员用户相互结合,一下子吸引两千万的会员,这就是典型的“平台+”思路。这种“平台+”在今后会越来越显著,因为光靠平台的广告是不够的,需要构成一个链接。

比如“一条”视频也属于垂直化,每天推一条短视频,只让观众看视频,并没有推销东西。然而大家看到视频里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就会不自觉地想买。这就是我们讲的新媒体电商,做内容做得垂直变成商场,也就是“平台+”。


文化商业


商业模式从“平台为王”变成“平台+为王”将成为一个趋势,接下来可能还会有“+物联网”“+大数据”,还会“+医疗健康”。


文化商业模式


“一鱼永吃”

扩建IP,增加持续性。所谓的 IP 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知名度,而是它有持续性和变现能力。我们需要做 IP 四合一,即故事 IP、形象 IP、产品 IP、企业 IP。这种四合一模式,可以从故事入手,然后植入形象,再植入产品,最后是企业 IP。企业 IP 承载前三种 IP 及其企业品牌。换言之,可以先做产品并赋予它一个故事,然后逐渐做成一个系列,这样 IP 才是不断扩建和有驱动力的。


文化ip


除了要做系列IP,还要关注消费者的迭代。因为“80 后”喜欢的 IP,“95 后”可能不喜欢,而“95 后”喜欢的 IP,“00 后”可能也不喜欢。所以,需要不断孵化 IP,使 IP 差异化,进而使之适应不断迭代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


“跨界体验”
城市文化体验中心,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可以先结合城市特质、传统文化来做城市故事,在城市故事的基础上做体验中心,如此一来,能够以有丰厚的内容为依托。之后,可以拍摄系列微电影,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在线下的城市文化中心进行实地体验。最后,在配套的商业中卖文化衍生品,这将形成新的城市文创综合体。

(文化产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7月26日 11:28[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