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希从王家卫电影里走出来的精灵少女,《狂野时代》一镜到底封神!

随着毕赣导演的《狂野时代》的热映,特别主演李庚希在 “触觉篇” 中的表演彻底引爆热议。这个曾以现实题材扎根观众心中的 00 后小花,用 35 分钟一镜到底的长镜头,跳出舒适圈演绎仿生人少女邰肇玫,不仅打破早期 “吸血鬼角色” 的误传,更收获戛纳现场 8 分钟起立鼓掌的殊荣,用实力印证“她是从王家卫电影里走出来的精灵!”

作为毕赣 “六识系列” 作品的重要篇章,《狂野时代》以 “眼耳鼻舌身意” 构建超现实叙事,“触觉篇” 聚焦末日背景下的爱欲与救赎,李庚希饰演的仿生人邰肇玫,成为串联情感张力的核心角色。不同于传统表演的片段式呈现,她需在一镜到底的 35 分钟里,全程保持角色状态的连贯性 —— 从初醒时的懵懂无措,到面对未知时的警惕试探,再到末日情境下的爱欲破碎,每一个情绪转折都需自然流露,无任何 NG 重来的机会。

而李庚希的表现堪称 “教科书级”:她摒弃了传统表演的刻意设计,以即兴创作的肢体语言传递角色内核 —— 咬唇抑制呜咽时的隐忍、紧扣后颈的不安、奔跑时灵动却带着破碎感的姿态,将仿生人 “既非人类却渴望触碰真实” 的矛盾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废墟场景中,她的身影与昏黄光影交织,裙摆翻飞间自带朦胧疏离的美学意象,完美契合王家卫式 “暧昧、破碎、极致浪漫” 的风格特质,让观众直呼 “仿佛看到了《重庆森林》里的灵动与《花样年华》的宿命感”。这种将超现实感与角色张力深度融合的表演,不仅打破了 “仿生人 = 机械感” 的刻板印象,更让 “触觉” 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具象的情感表达。

此次的演技爆发,并非一蹴而就的幸运,而是李庚希多年深耕现实题材的厚积薄发。早年间,她在《兔子暴力》中饰演被母亲忽视的叛逆少女水青,将青春期的敏感、偏执与对母爱的渴望,通过眼神流转与细微表情精准传递,让观众看到 00 后演员驾驭复杂情感的潜力;

《我们一起摇太阳》里,她搭档彭昱畅演绎重症患者宋晓楠,在韩延导演的细腻打磨下,学会平衡情感浓度与表演技巧,将角色的乐观与脆弱无缝切换,让 “绝症少女” 不再是符号化的悲剧形象;

而在《命悬一生》中,她更是挑战跨越多年龄段的吴细妹,从懵懂少女到命运泥沼中挣扎的母亲,通过方言学习、眼神状态的精准区分,刻画出自带生命力的女性群像,哪怕是审讯室里 “无过多动作却充满悲剧感” 的戏份,也让观众共情到骨子里。这些现实题材的积累,让她练就了 “把人物吃进心里” 的表演逻辑,也为此次超现实角色的演绎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李庚希此次的突破,更颠覆了外界对她 “只能演现实题材” 的标签化认知。此前,不少观众因她在现实剧中的自然表现,将其定义为 “现实主义专属演员”,而邰肇玫这一角色却让大家看到她的无限可能 —— 既能在《命悬一生》中用方言演绎接地气的底层女性,也能在艺术片中驾驭超现实仿生人;既能精准传递人间烟火的细腻情感,也能诠释末日爱欲的极致张力。正如影评人所言:“她的表演不是简单的风格切换,而是让自己彻底成为角色,这种‘演员与角色的双向奔赴’,正是艺术片选角的理想范式。”

戛纳的 8 分钟起立鼓掌,不仅是对李庚希个人演技的认可,更让新生代演员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赞叹:“李庚希太敢选了!从现实剧到艺术片,每一步都在突破舒适圈”“35 分钟一镜到底,换别人可能早就崩了,她的情绪全程在线”“王家卫式精灵这个形容太贴切了,破碎感和灵气并存”。而随着《狂野时代》的热度发酵,更多人开始期待这位 00 后小花未来的作品 —— 既能承接毕赣这样的顶级艺术资源,又能守住现实题材的表演初心,她的成长轨迹,或许将为年轻演员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从现实题材中的 “共情力担当”,到戛纳舞台上的 “艺术片新锐”,李庚希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证明:真正的好演员,从不会被标签束缚。而《狂野时代》只是她演艺之路的新起点,未来她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