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少年板上逐梦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本文转自:惠州日报

十五运会滑板比赛选手用精湛表现诠释滑板运动独特魅力

追风少年板上逐梦

潘家杰。

陈烨。

王小泽。新华社发

郑好好。

杨凯淇。新华社发

11月10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滑板比赛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正式启幕。赛事首日,男子碗池、女子碗池、男子街式、女子街式四项半决赛相继上演,选手们凭借稳定发挥与高难度动作,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速度与技巧的视觉盛宴,用精湛表现诠释了滑板运动的独特魅力。

●广东队运动员潘家杰

难度大招惊艳全场 总分第一挺进决赛

当日下午,滑板项目男子街式赛半决赛举行,广东代表队运动员潘家杰凭借稳定发挥与一记超预期的高难度“大招”惊艳全场,更以224.92分的总分斩获半决赛头名,顺利晋级决赛。

比赛中,潘家杰亮出了高难度动作——Nollie inwardheel Fs boardslide,这一动作不仅是他在赛场上的首秀,更拿下了全场最高分,也正是凭借这一关键动作,让他成功锁定半决赛第一名。

“这个动作是我在赛场上的首秀,没想到可以完成,还拿到了全场最高分,真的很惊喜!动作完成之后,我自己手上都是鸡皮疙瘩。”赛后谈及这个首秀动作,潘家杰仍难掩激动。他介绍,这个动作非常难,“就像你平时是右手写字,现在要换成左手写,还得写一个特别难的字。”这个动作他苦练许久,状态一直起伏不定,此次半决赛临时决定提前使用,竟收获意外效果。

潘家杰表示,这次比赛能够发挥稳定,还在于半决赛被分到第二位出场,“这样很适合我,刚热完身就马上上场,无需承受其他选手的表现带来的压力。”

作为滑板界的“老将”,潘家杰表示,在家门口比赛虽然有优势,但也不能够掉以轻心,“如今滑板赛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年轻的参赛选手都很强,这与滑板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滑板场地越来越多、教练队伍力量更加雄厚,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届全运会竞争远比以往激烈,稍微放松一点,别人就追上来了。”

赛场之外,潘家杰还尽显东道主的热情,向外地选手极力推荐惠州美食:“烧鹅、酿豆腐、蒸鸡都很好吃,比赛完可以去试试!”对于即将到来的决赛,潘家杰既感到压力又满怀信心:“晋级决赛很开心,但压力也加倍了,明天的决赛才是最难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夺金。”

●亚运冠军陈烨

稳扎稳打晋级决赛

当天上午,男子碗池赛半决赛率先开赛。杭州亚运会冠军、广东代表队运动员陈烨凭借稳扎稳打的发挥,以82.71分的成绩位列第二,成功晋级决赛,成为本次赛事男子碗池项目中广东代表队唯一闯入决赛的选手。

“半决赛我选用了比较稳定的招式,第一轮完整发挥后,后面两轮就没那么紧张了。”赛后,陈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家门口比赛,场地熟悉、天气舒服,现场氛围特别好,既给了他力量,也让他有点紧张,滑的时候更加认真。

谈及同场竞技的对手,陈烨表示:“这次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高,他们适应场地的速度快,完成的动作难度也大,能明显感觉到大家进步显著。”即将在明年1月迎来18岁生日的陈烨,从儿时纯粹享受滑板乐趣的“玩家”,逐渐成长为肩负期待的专业选手。“小时候玩滑板就是纯粹的快乐,没那么多压力,现在要经常参加比赛,肩上有了一定的责任。”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在赛场中更注重每一次发挥的稳定性与突破性。面对接下来的决赛,陈烨表示,可能会采用难度更大、风险略高的动作,“希望最终可以进入前三名,最好是能够冲金。”

●上海队小将王小泽

争取入选国家队为国争光

全运会滑板男子碗池赛半决赛现场,来自上海代表队的14岁小将王小泽格外亮眼。赛场上,他一次次挑战,刷新个人最佳表现,最终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稳稳锁定决赛席位,为首次征战全运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我的目标就是冲进前三,今天的表现自己挺满意的。”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小泽直言“比赛并没有特别紧张”,他还笑着分享妈妈的“金句”:“反正都准备这么久了,到这一步怎么比都是拼,放开就好。”这份难得的松弛,绝非懈怠,而是五年滑板生涯里,日复一日的练习、摔倒与爬起沉淀出的底气。

回溯与滑板的结缘,王小泽的回答纯粹又直白:“年少时不喜欢枯燥的课业,偶然接触到滑板,一下子就被那种‘帅气随性’的感觉吸引了。”这份单纯的热爱,成了他坚持下去的最初动力。为了备战全运会,他暂时告别校园课堂,把更多时间投入到训练中。“我的目标是入选国家队,今后有机会站上国际赛场为国争光。”

●巴黎奥运选手郑好好

家门口比赛从容自信

在女子碗池赛半决赛中,广东代表队运动员郑好好以78.20分的成绩排名第四,成功晋级决赛。

“今天很开心,比赛中做得最好的是两个翻板和一个转体。”谈及比赛表现,郑好好难掩兴奋。这场晋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在第一轮出现失误后迅速调整状态,在后两轮比赛中稳扎稳打,展现出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谈及赛事表现,她坦言,由于最开始的压力,导致部分招式未能完全发挥,但自己在关键时刻及时调整动作节奏,成功扭转局势,顺利拿到决赛入场券。

“比赛前三个月,我给自己录了段音频,在里面跟自己说:‘Hello,你现在不要紧张,你一定要把这些动作完成!’”她分享道,现在偶尔播放这段录音,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力量,让自己放松心情,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比赛。

2024年,年仅11岁的郑好好不仅成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上最年轻的选手,更刷新了中国夏季奥运会最年轻参赛选手的纪录,其灵动的风格与敢打敢拼的劲头圈粉无数。“在家门口参赛,机会难得,希望在决赛时发挥出更好的成绩!”如今,郑好好在家门口比赛显得从容自信,以松弛的状态和灵活的临场应变能力,展现出惠州运动员的风采。

●山西队运动员杨凯淇

跌倒了再爬起来

在女子街式赛半决赛中,山西代表队运动员杨凯淇以第15名的成绩止步半决赛,但这位全运会赛场上的年轻面孔,在高强度比拼中展现的韧性令人印象深刻,展现了新生代运动员的潜力与风采。

“觉得对手们都太厉害了,我还是有点紧张。”赛后,10岁的杨凯淇表达了本次大赛面对的压力。虽在比赛中出现多次摔倒,但她始终没有退缩,坚持完成全部赛程。对她而言,滑板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摔倒了就再爬起来”。

这股韧劲源于她对滑板纯粹的热爱与坚定的目标——从小就立志要进入奥运会。

“她从来都不哭,是个很坚强的女孩子。”杨凯淇爸爸杨宏伟告诉记者,孩子从6岁开始接触滑板,两三年前才真正考虑专门学滑板。为支持孩子追梦,一家人不仅举家迁往南京陪伴孩子训练,更主动调整自身工作与生活节奏,全力配合孩子的备战计划,在平常的训练和生活中提供情绪价值,用包容与鼓励守护她对滑板的热爱。“她很喜欢滑板,我们也全力支持她。”

尽管此次未能跻身决赛,但杨凯淇的执着与顽强已让人看到无限可能。这位怀揣奥运梦想的小将,正以不懈努力在滑板之路上稳步前行。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叶丽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娱乐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1月12日 06:44[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