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剧场冒险,与天鹅共舞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英国舞剧马修·伯恩版《天鹅湖》

来剧场冒险,与天鹅共舞

刘茉琳

英国舞剧马修·伯恩版《天鹅湖》

●刘茉琳

舞台中央巨大的宫廷床上,一只手突然从床单下挣扎着伸出来,紧接着从裂缝处破茧而出一只天鹅!

9月中旬,广州大剧院的《天鹅湖》上演时,这经典一幕让整个剧场的观众屏住了呼吸,生命原始的力量以及人类永恒的精神渴求以这种具象的方式震撼了所有人。

1877年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1995年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大胆创新,将“天鹅”全部改为男舞者演绎,其轰动程度犹如当年《春之祭》的出现。如今30年过去,2025年马修带领“新冒险舞团”已走向新经典之列。如果说19世纪的“天鹅”代表着唯美与纯洁,指向神性的光环,那么20世纪的“天鹅”则带着质疑与反抗折射人性的光谱。

一个挣脱规则的王子,一个寻找自我的少年,一个反抗到底的灵魂,这就像是舞台上的“故事新编”,基于传统经典认知的陌生与老柴音乐的熟悉相碰撞。爱情不再是作品的主题,认识自我才是永恒的追问,向外寻找的故事变成向内探寻的旅程。但或许传统故事里的王子也不完全听话,寻找真爱的路上难免离经叛道,比如爱上不知名的灰姑娘又或者是爱上非我族类的白天鹅。

马修·伯恩版的王子只有表现得“像个王子”时才能进入舞台核心区,通过舞台调度,追求自我的他不断被隔开、被边缘。头鹅是否真实存在,舞会上的黑衣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唤起了王子内心的欲望,他渴望强壮渴求力量,也渴求亲密关系,他与母亲的一段双人舞那么激烈又那么魅惑。他是万人瞩目的王子,却也是在王宫里孤独的幽灵,是暗夜酒吧外隐没的身躯。正如《简·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点燃城堡,可能是简的内心外化,黑衣人的肆意张狂、颠倒众生,又何尝不是王子内心阴影的投射呢?迷恋、痛恨、挣扎、疯狂、死亡……并非只有精致圣洁的美才值得表现,复杂混乱也同样值得探索,由此而生的对自我、对光明、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何尝不是真正的美?

舞剧没有对白,舞姿却胜似语言;舞台没有影像,观众却可以放飞想象。马修·伯恩版《天鹅湖》独舞耀眼夺目,双人舞精彩绝伦,群鹅舞则自由奔放。体形、肤色各异的舞者从四面八方进入舞台,同一动作中又各有发挥,形成了一种既统一又参差的美。“四小天鹅”则带着诙谐用身体模仿着水中白鹅的各种姿态,这不是传统芭蕾被束缚锤炼之后的精致之美,而是一种指向真正的生命力的美,群鹅在舞台上跳出了勃勃生机。

曾经有观众抱怨“音乐声音太大了”,马修的回答是:“这是艺术家的选择。”今天,一系列经典在小蛮腰下轮番上演,无数艺术形象在大剧院穿梭,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大湾区的选择”。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娱乐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21日 19:06[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