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书香点亮课堂,调皮鬼变小明星,留守儿童笑了

喻玲玲,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却在信阳的羊山新区掀起了一股“书香”热潮。她不是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老师,而是用真心和耐心,把课堂变成孩子们的乐园,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她的故事,就像一盏小灯,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成长路。

喻玲玲教书十几年,一直在羊山新区第五小学当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她带的班级被评为“河南省书香班级”,还拿过“信阳市少先队红旗中队”的荣誉。她自己也收获了一堆奖状:信阳市骨干教师、羊山新区优秀班主任、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这些称号听起来很厉害,但对喻玲玲来说,真正的成就,是看到学生眼里闪着对知识的渴望。

她特别爱在课堂上“搞事情”。语文课不只是读课本,她会带着孩子们念古诗、讲故事,甚至把课外书搬进教室。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她会组织孩子们搞读书分享会,聊聊自己喜欢的书。寒假也不闲着,她设计了“书香寒假”活动,让孩子们在家读好书、写心得。她的课,总是充满书的味道,孩子们学得不累,还特别开心。

喻玲玲有个信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班上有个叫小浩的孩子,以前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总是跟旁边的同学叽叽喳喳。别的老师可能早就批评了,但喻玲玲不这样。她发现小浩虽然调皮,却特别讲义气,愿意帮同学。她就给小浩安排任务,比如当小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干活。慢慢地,小浩从“问题学生”变成了班里的“小明星”,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变厉害了。

她还特别关心留守儿童。学校里有些孩子,爸妈在外打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喻玲玲会花时间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事。谁的作业不会做,她手把手教;谁情绪不好,她就陪着说说话。她还经常跟家长打电话,聊聊孩子的近况。家长们都说,喻老师就像孩子的“第二个妈妈”,让人觉得特别暖心。

喻玲玲不只是教书,她还爱琢磨怎么教得更好。她常看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观察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她还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写成笔记,整理成一本本“经验集”。2022年,她受邀给新老师培训,分享当班主任的秘诀。她说,当老师就像种庄稼,得有耐心,慢慢浇水施肥,才能等到开花结果的那天。

她的课堂有个特点:从不硬逼着孩子学。她会用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比如教古诗,她会让孩子们分组表演诗里的场景;学课文,她会鼓励孩子们自己讲故事。孩子们学得开心,成绩自然也不差。她带的三年级团队,还在新区诗词大赛里拿了二等奖,孩子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

喻玲玲的教育理念很简单:用爱去看每个孩子。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用心,就能发现。她从不觉得教书是件苦差事,反而觉得每天跟孩子们相处,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她说:“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学会新东西,我觉得特别值。”

她还特别注重跟家长的沟通。每次家长会,她都会认真准备,把每个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讲得清清楚楚。家长们都说,喻老师不光教得好,还特别会聊,像朋友一样。有的家长甚至开玩笑说:“喻老师,你能不能也给我们大人上一课啊?”

她的坚持,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是考试分数,还是孩子脸上的笑容?喻玲玲用行动告诉大家,教育是点亮一盏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她的故事,就像一本书,翻开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暖和希望。你觉得,这样的老师,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想要遇到的?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