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击破黑暗 艺术点亮生命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鼓声击破黑暗 艺术点亮生命

——安阳特殊教育学校艺术团参加全国艺术汇演纪实

演出团队队员合影(安阳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 任玉霞 许美美

8月的武汉,热浪袭人,但比天气更炽热的,是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8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心梦交响·共赴时代华章”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上演。

8月19日,当来自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的14名学生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敲响《穆桂英挂帅》的铿锵鼓点时,观众纷纷潸然泪下……谁能想到,这些孩子竟都是盲人。那一天,他们用鼓槌击破了黑暗的桎梏,以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评委。他们参演的戏曲节目《穆桂英挂帅》荣获戏曲专业汇演一等奖,也是河南代表队唯一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节目。

高光时刻:

无光舞台上的生命绽放

舞台上的灯光渐渐暗去,14个身影在昏暗中就位。鼓声起,如惊雷破空。孩子们神情专注,手中的鼓槌仿佛长了眼睛,每一个落点都精准无误。谁能想到,这些娴熟掌握复杂节奏的表演者,竟是一群完全失明的孩子。

在台下,他们是需要搀扶才能行走的盲生;在台上,他们却是充满自信的艺术家。这种转变,源自老师和艺术团的孩子长达数月的艰苦训练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这台《穆桂英挂帅》堪称心血凝聚的艺术结晶。节目内容丰富多元,既有其他地市3位盲人的深情演唱,郑州师范学院8名聋生的“大靠”表演震撼亮相,更有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盲生鼓乐社团14名学子担纲核心的鼓乐演奏,不同障碍类型的孩子用艺术打破界限,共同诠释经典。

成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对于全盲的孩子来说,掌握复杂的鼓乐节奏需要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

“正常孩子看一遍就会的动作,盲孩子需要分解成十几个步骤,通过触摸和听觉来慢慢体会。”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导演苏东伟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节奏,他和团队导演李洁创新性地开发出一套特殊的训练方法: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鼓槌,通过触感区分节奏类型;录制不同音高的音频信号,作为动作变换的提示。

训练过程中,孩子们的手掌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又结成茧,但没有人放弃。“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老师说的‘穆桂英’精神——女子尚且能挂帅出征,我们只是演奏,有什么理由退缩?”艺术团的孩子们说。

同心护航:

用爱与坚持铺就集训路

在这场特殊的艺术征程中,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这些追梦的孩子。

盲生鼓乐课程的发展,离不开外聘指导老师张鹏的倾力付出。多年来,张鹏始终坚持每周到校,从学生毫无基础的起步阶段开始,手把手教学、系统性指导,为盲生鼓乐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在鼓乐领域逐步成长、积累实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张鹏的坚持与奉献。

指导老师张贵玲这个暑假更是未曾休息一天,作为鼓乐艺术团指导老师,她与同事马军始终围绕盲生特点深耕教学。他们把复杂的乐谱转化为盲文和触觉图形,让盲生能用指尖“读”懂节奏。练节奏时,他们握着孩子的手腕帮助他们感受鼓点力度、用口令拍手定节拍,还逐一纠正握槌的指法与摆臂幅度。训练间隙,他们认真指导孩子们调整站姿,改善含胸、低头等盲态,让孩子们学好鼓乐的同时提升自信。

生活里,张贵玲、马军与葛相东三位老师更像孩子们的大家长,把细致关怀融入日常。每天清晨,他们提前起身筹备训练用品,全力保障教学顺利开展;深夜时分,他们会轮流或结伴留意孩子们的休息情况,耐心等所有孩子安稳入睡后才放心休息。他们用全天候的守护,为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筑起温暖防线。

安阳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赵伟和专职副书记梁琰全程陪同孩子们参加了汇演。跟上级对接各项事宜,照顾学生生活起居,保障学生安全……梁琰台前幕后地跑,从来没有喊过苦和累。看到孩子们顺利完成演出,她紧张的心情才敢略微放松。

“这个暑假,指导老师以责任为炬、孩子们以刻苦为桨,共同在训练中追求极致。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温暖,更要让他们明白,学校是他们的坚实后盾,将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毅前行,绽放生命精彩!”赵伟动情地说。

从专业辅导到生活照料,老师们身兼数职,用双倍的付出为孩子们筑起温暖的港湾。正如孩子们所说:“老师的声音和手心的温度,就是我们最安心的方向。”

百炼成钢:

特殊教育的创新实践

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来说,艺术不仅是才艺,更是照亮人生的明灯。

艺术团的孩子告诉记者,通过鼓乐训练,他们不仅找到了自信,还发现了人生的价值。“现在我知道,虽然看不见,但我依旧可以做很多事,甚至可以创造美。”

艺术改变了这些孩子,也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看法。

汇演现场,一位观众动情地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想象盲人能够完成如此复杂的演奏。”

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的这个成功案例,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坚持‘特教+特长’的育人模式。”赵伟介绍,学校不仅注重文化课教学,更重视发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并点亮它。

近年来,安阳特殊教育学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开设了鼓乐、舞蹈、快板、合唱、手工等多个艺术课程。通过艺术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艺术是一种通感教育,能够弥补某些感官的缺失。”特教专家李玉向认为,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值得推广,“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社会。”

鼓声隆隆,穿透黑暗;艺术之光,照亮人生。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用鼓声告诉世界: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如何绽放。在他们的鼓点声中,我们听到了生命最坚强的回响。


(娱乐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27日 15:08[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