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的尾声,又跑出了一匹黑马。
爱奇艺影业出品,成龙、张子枫主演的动作片《捕风追影》,靠着扎扎实实的动作戏、全程无尿点的剧情、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在《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爆款的夹击下脱颖而出,被看作是“近十年最好看的动作片”。
截至8月18日,上映三天的《捕风追影》票房达到2.5亿元、豆瓣开分8.1,已经是成龙近三十年来口碑最好的真人电影。
在电影市场异常冷淡的暑期档,低迷多年的动作片突然回春,取得了不错的反响,确实是超出了市场预期。事实证明,动作片似乎还没死。
一拳一拳打出市场
其实市场对《捕风追影》的表现并未抱有太高期待。
一是因为影片本身的质量并不被看好。成龙近些年主演的电影豆瓣评分均在及格线以下,上一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电影还要追溯到1994年的《醉拳2》,与导演杨子合作的上一部电影《龙马精神》于2023年上映,豆瓣评分仅有5.3、票房2.1亿元,再次合作《捕风追影》也很难让观众生出信心。
二则是因为港式动作片式微。在创作环境的变化、香港龙虎武师文化的衰落、港片暴力美学的消解等因素影响下,曾风靡一时的港式动作电影逐渐失去存在感,卖不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规现象,近两年的港式动作片如《海关战线》《爆裂点》《风再起时》等票房表现均不够亮眼,《九龙城寨之围城》拿下6.86亿票房已经实属难得。
但《捕风追影》却实实在在给了市场一个大惊喜,点映期间口碑大爆,直接反哺到了正式上映后的票房表现上,上映次日票房逆跌,预测票房连续两日上调,目前已经来到了10亿,可以说是票房、口碑双爆。
事实上,说《捕风追影》是“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动作片”倒也不算过誉,电影市场确实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过反响如此好的动作片了,不少观众感慨“一觉睡醒成龙电影倒退20年”,《捕风追影》确实有20年前港式动作片的味道。
回归到内容本身,《捕风追影》其实是一部标准的商业动作类型片,武戏、文戏配合穿插,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一方面,不同于近两年的香港动作片被枪战、爆破等技术场面取代,影片中高密度的打戏拳拳到肉,最原始的身体对抗能够让观众获取最直接的爽感。
另一方面也不只有简单粗暴的打打杀杀刺激观众视觉,而放弃对故事的塑造,《捕风追影》在紧张刺激的打戏之外,扎扎实实讲好了故事,猫鼠游戏、心理博弈,精炼的文戏也在持续推动着观众的情绪。
武戏拳拳到肉、文戏精彩烧脑,不止于简单的感官刺激,而是在剧情节奏的张弛之间层层推进观众的情绪,充分调动着观众的情绪,最终实现极具冲击力的高潮,确实有早年香港动作片的味道。
在影片内容本身带观众找回了港式动作片的爽感的同时,没有任何观影门槛的优势也促使更多观众主动走进影院。
港式动作片的一大特色就是低观影门槛,简单直接的爽感其实是主流娱乐观众的情绪共识,而这恰恰是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所缺乏的类型电影。
纵观今年暑期档的两部爆款,《南京照相馆》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情绪较为沉重,内容价值更大,而《浪浪山小妖怪》则重构了西游故事,用荒诞寓言来映射现实,来传达一种鲜明且动人的理想主义。无论是从内容本身还是观众的情绪体验来看,实际上都存在一定的观影门槛。
相对来说,动作片《捕风追影》其实更加“大众化”,刺激直白的剧情爽点,既符合观众的娱乐需求,也能够释放观众情绪,简单的情绪体验是暑期档电影所稀缺的,这种稀缺性也造就了影片口碑的发酵。
动作片已死?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动作片都处在一个相对低谷的时期。
梳理中国电影史会发现,动作片有着格外漫长且辉煌的过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式动作片所造就的香港暴力美学曾是一股可以与好莱坞大片匹敌的风潮,以洪家班、袁家班、成家班、刘家班为代表的四大动作班底,靠着硬桥硬马的真功夫、行云流水的真招式,一拳一拳打出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但这种辉煌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电脑特效的普及,更高级、更震撼的视觉效果开始取代真人动作;创作环境的变化,秩序缺失、血腥暴力的内容退出市场主流;观众审美的发展,多元化的内容题材开始抢占市场份额......危险系数高、动作难度大的真功夫的市场需求逐年下滑,龙虎武师文化也逐渐衰落了。
市场变化之下,风光不在的动作片开始较少以单一形式出现,而是与其他类型融合成为了“配菜”。
就以2025年的电影市场为例,春节档的《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其实都打上了“动作”的标签,但严格来说前者属于喜剧电影、后者属于神话电影,也几乎没有观众将这两部电影当成动作片来看,“动作”只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辅助元素。
时至2025年,动作片其实仍然处于低谷,早已退出电影市场主流,但《捕风追影》的成功,也让动作片看到了一点希望,最起码现在盖章“已死”还有点为时过早。
从《捕风追影》的市场反馈来看,观众其实仍然爱看拳拳到肉的真实打戏,官方抖音点赞量破百万的视频共有13个,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武打戏花絮视频,这种原始的身体对抗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是电脑特效无法替代的。
但问题在于,动作片本质上是一部电影,不能只有简单粗暴的打戏,对人物形象、故事逻辑的构建塑造同样重要。如果说武戏是影片的皮,简单直白刺激观众情绪,那么文戏就是骨,真正承接住了观众情绪,“文武兼备”才是成功的关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捕风追影》证明了动作片仍然具备造星能力。
港式动作片的黄金时代,诞生了洪金宝、成龙、李连杰等一大批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功夫巨星,他们也共同推进了动作片的繁荣。但随着动作片的没落、人才凋零,仙侠、现偶等题材的造星能力逐渐显现,市场上已经许久未有动作新星出现了,这也被视作“动作片已死”的一个标志。
而《捕风追影》的热映,让年仅21岁的林秋楠走进了观众视野,习武15年的他在电影中的表现相当亮眼,从澳门塔上敬礼倒下的动作爆火出圈。目前官方抖音上13支点赞量破百万的视频,林秋楠一人独占6支,颇有成为下一个功夫新星的潜力。
作为一个时代的回忆,动作片存在的意义是其他类型电影无法取代的,尽管目前来看大势已去,但留下的余韵仍然令观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