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唐国强,这些年口碑是越来越悬了。曾经他演的"诸葛亮""雍正"多经典啊,可现在提起他,不少人想到的却是"晚节不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最早的事儿吧。1990年除夕夜,他前妻孙涛在父母家没了,临走前留了封遗书,把唐国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会儿俩人婚姻出了问题,孙涛家人说,是唐国强逼着离婚,还威胁要送她去精神病院、冻结财产,他的冷漠才是根源。唐国强这边呢,拿了孙涛有抑郁症倾向的诊断书,说不是自己的错。
两边各说各的,最后没个定论,但八一制片厂把他开除了。后来他靠《三国演义》又火了,可"逼死原配"这标签就像粘在身上,怎么也撕不掉。观众心里有杆秤啊,觉得明星不光要演技好,道德底线得守住,这事没说清,大家总会往坏处想。
不光这事儿,他代言翻的车也不少。之前他代言过"塑年堂",说能让白头发变黑,好多中老年人冲着他的名气买了。结果呢?有人用了头皮过敏、大把掉头发,一查,这产品是虚假宣传。人家问他,他就轻描淡写一句"我不了解产品",啥责任也不担,粉丝只能自己吃亏。
这还没完,他又代言了"爱福家",说是养老投资平台。老年人觉得,唐国强这么大的明星都站台,肯定靠谱,结果2018年这平台爆雷了,卷走了132个亿,5万多老人的养老钱全没了。这次他还是那套说辞:"观众要学会分辨",意思就是自己没毛病,是人家傻。
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寒心?大家信你才买的,出了问题就甩锅,哪有这么当公众人物的?
后来他想靠综艺翻翻身,结果更糟。以前他总劝年轻人少上综艺,多琢磨演技,结果自己成了综艺常客。跟时代少年团录节目,一开始脸盲认不出人,后来还特意去二手平台买小卡"复习",倒是整了点话题,可网友一翻旧账,就觉得他说一套做一套。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短剧这事儿。他之前还批评过短剧"只追求爽点,不看剧情真不真实",转头就演了《叶总不好惹》。剧里他演商界大佬,摔着杯子吼"二十年前我能弄死你爸,二十年后照样让你消失",这段在网上传得挺火,可大家越看越觉得别扭——你不是说不好吗?怎么自己也来捞这笔钱了?
其实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明星转型,可你得言行一致啊。一边说要敬畏艺术,一边又为了流量和钱,什么活儿都接,出了问题还不想负责,时间长了,谁还信你呢?
现在唐国强名气还在,钱也赚了不少,可口碑这东西,碎了就难拼回去了。你觉得,公众人物的私德和职业表现,哪个对口碑影响更大?
校对 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