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州日报
熊河镇:
以科技手段护航江汉大米生产
本报讯(通讯员倪章宇 董志强)眼下正值水稻田间管理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连日来,熊河镇各地利用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以科技手段实现病虫害精准防治,为2.5万亩江汉大米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阳光下,种植户正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伴随着一阵阵旋翼转动声,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稻田匀速飞行。不到10分钟,便完成数亩稻田施药工作,快捷又高效。
选好一粒种、施好一次肥、守好一块田。早在夏播前,熊河镇就组织干部群众到江汉大米优质产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安排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引导、服务农户科学种植,并针对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等关键节点,及时开展面对面指导。同时,协调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关键农资供应,把好质量关。此外,还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管护,保障灌溉用水畅通无阻。
作为江汉大米核心生产基地,熊河镇今年共种植江汉大米2.5万亩,主要品种为青香优261和华香优228。这两类品种属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相较于常规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米质优良等特点,受到农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