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眼里的医学部,都是“灭绝师太”?

我永远不要做灭绝师太。

刚从市场部转岗MSL的时候,我去参加销售的欢迎晚宴,有一位性情耿直的女性销售跟我吐露心扉:“小张啊,你性格真是好,一看就通情达理好说话。我们一直觉得医学部的人都很不近人情,很刻薄,但你肯定不是这样的。”

我当时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年RPM,我要是不近人情估计早就混不下去了。你遇见的医学部之所以刻薄,那是个人性格原因,我肯定不是这样的性格。”

在做RPM的时候,我也和这位女性销售同事有过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医学部好像都不怎么善于交际,或者说很不会做人,做事刻板,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想,如果我哪天到了医学部,我肯定不要做这样的人,我要跟销售打成一片,改变他们对医学部的看法。

灭绝师太是被逼出来的

如今,我真的转岗MSL了。刚开始,确实能做到和颜悦色,对于能帮忙的事情基本都会施以援手,这也是我当初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果然,无论是销售还是销售领导都觉得我这样的MSL更“好用”。

再后来,我变了,慢慢变得“决绝、不近人情”。我有些不太接受自己的样子,为什么变成了自己当初最不想成为的人?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销售举办的会议邀请了一位讲者,但是这位讲者对于课件内容有很多不理解。这时候销售联系到我,说:我这客户不会讲幻灯,你帮我给客户过下幻灯吧。

如果是当初的我,我会觉得:“客户不会,销售也不会讲,所以我就帮帮忙吧,不然让销售怎么办呢?除了我能帮他也没人能帮他了!”

但是,这位客户的要求是,让我把三四十页的幻灯从头到尾讲一遍,而且不是按照真正的讲课模式,而是幻灯中涉及到的每个细节都要解释出来。 这样一套幻灯我讲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客户提问我答疑 又花了半小时。也就是说 2个小时内我一直在讲话。等到结束,嗓子已经疼到不想说一句话。

有些销售也许会口头感激,也许连口头上的感激都没有。无论是否感激,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以后会经常找你,让你帮忙做各种他做不了的学术或者非学术的事情。渐渐地,你会成为销售的工具,查文献、过幻灯、客户答疑……工作量越来越大,导致最后身心俱疲。

所以后来就只能拒绝,而且要不留活口。比如:这位专家不是我的KOL,所以我不会负责给她过幻灯。如果你真的需要支持,你可以问下客户具体哪张幻灯片的哪里有问题,然后告诉我,我再帮你解答。

其实,这样的回答是不够决绝的,因为销售会一页页的截图发给你,就说客户在这页有问题让你讲,这跟我给他从头到尾讲一遍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最干脆的回答就是:这位专家不是我的KOL,所以我不负责给她过幻灯。

自觉、尊重,才能冰释前嫌

销售和医学部的“水火不容”,源于销售对于医学部的职能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凡是自己解决不了或者不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找医学部。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过宽泛了。

如果不是MSL的KOL,而且任务很重,比如做幻灯或者过幻灯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找医学部的。如果销售不开口就不会遭到拒绝,也不会一步步把医学部逼成了“灭绝师太”。

医学部是独立的部门,它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应该履行的职责,它不附属于某个部门,也不是某个部门的工具。销售要分清哪些事情是医学部分内的事情,哪些不是,做到自觉,不该找人家的就不找。

如果销售知道这不是医学部的职责,但是自己又真的解决不了的话,那就要学会尊重,用尊重的口吻去和医学部交流,表现出对医学部的认可和需求。我相信,医学部尽管决绝,但并不是铁石心肠。但如果销售是用一种命令或者理所应当的态度去沟通,必然会遭到决绝的拒绝。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基本的底色,没有人喜欢在别人的逼迫下讨生存,更何况是对从来没有做过销售、不会八面玲珑的医学部而言。

写这篇文章没有任何诋毁或者偏袒哪方的意思,只是一个做过市场的医学人想要这种销售和医学间的矛盾被看见,让大家理解矛盾的来源,从而更好的处理这种矛盾。

来源:思齐俱乐部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