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他不是天才,没有传奇基因,他资质平平,出身平淡。
他见过江山显贵,经历过泥沙俱下。壮烈,挣扎,屡败屡战。
他不是天选之子,但他骨头够硬,足够勤奋,足够耐烦,足够挨得住。
孔孟说圣人之道, 曾公以一介凡人之躯,历经世俗磨难,最终修炼成了圣人本人。
其实曾国藩的经历,与我们星球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一个平庸的,甚至不太聪明的普通人,是如何达到如此高的成就的,秘诀是什么?我们先看看曾国藩的经历
曾国藩资质平庸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一个小偷来他家里偷东西,看到曾国藩在读书,最后连小偷都看不下去了,急得破口大骂: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曾国藩平庸到什么程度呢,连续七次科举才中得秀才。
然后第二年后中得举人,又四年中得进士 接着考中翰林,从此平步青云。
首先曾国藩能够走出一条这样的道路,靠的就是 崇尚笨拙,肯下功夫。
七次科举,足见他的坚持与忍耐。
天下之⾄拙,能胜天下之⾄巧
我曾经无数次地说,对于我自己而言,让我得到蜕变的一段经历,就是在部队里的时候。 我在部队里唯一学到的两样东西,而且受益终身的,就是忍耐和坚持。
每天的任务必须完成,每天要学习的,要做到的一定要做到。这就像我们建设读书会,一起在星球打卡复盘一样,我始终 认为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就是肯坚持,能耐得住。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喜欢走捷径,找捷径。殊不知,最好的捷径就是去多走弯路。
曾国藩走瞎了七次,才中得秀才,滴水穿石,积累了深厚的资本。这样也才奠定了他今后的平步青云。
找一些捷径,找一些小聪明,所谓提高效率,所谓应对工作。其实 提高效率并非不可,但是不能为了所谓的提高表面效率,而丢失了对知识和思考的掌握。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追求效率和捷径,其实那并不是效率,只是我们为了应付工作的手段。
如果说曾国藩有些遥远,其实在星球中,我们就能看到很多明显的差距。有些小伙伴可以持续的坚持深度的思考和复盘,而有些小伙伴牟足了劲打卡了一年,然后就消失了。也有些小伙伴压根就坚持不了三天。下不了笨功夫,就必然得不到质的提升。很多事务所的小伙伴,干不了一年两年,就跑掉了,名曰太累。
从我对曾国藩和事务所工作的了解,我不认为事务所的工作比考秀才容易, 我们真的那么脆弱吗,那么不堪一击吗?并不是,而是借口,而是我们耐不住,沉不下,静不了。
其实,我做星球,就是希望吸引跟多这样的人,他们没有特别深厚的背景,天资也并不是聪慧,只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普通人,越是这样的人,其实越有可能成事。
因为他们踏实,肯努力,不好高骛远
就拿事务所来说,除了所谓的注册会计师以外,其实有很多很多的非注册会计师, 他们虽然没有考过注会,但是他们的工作能力并不比这些注会差,而且干活更靠谱。 如果他们有平台,有机会,那么一定可以闪耀出更耀眼的光。
屡败屡战,拥抱失败,死磕到底,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
曾国藩的经历,其实是最接地气,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的缺点非常非常多, 不仅平庸,而且还很俗。
他没有显赫的出身,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考秀才,中举人,像极了我们的高考。
最终到了翰林院,就像我们考上了名牌大学一样。
但是到了翰林院才发现,自己的气质到观念,都是多么的庸俗。因为这些年来,除了为了应试,基本没有其他的见识,也没有读过其他的书。
而到了翰林院,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牛人,才知道什么叫心性,才知道自己多么见识狭窄。
这就像我们见过的很多大学生一样,虽然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学,然后呢?毕业之后只有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
我身边有很多这种同学,在学校的时候,他们都是公认的好学生,老师眼里的栋梁之材。而毕业之后,一份普通的会计,做了十年。
三十而立,立什么,曾国藩是如何让自己得到蜕变的呢?
首先是耐性。曾国藩的缺点就是浮躁,坐不住,而后来曾国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极其耐得住的人。
心性浮躁的人是根本无法静心做事的,更别提读书了。
读书,跑步,都是对心性的一种修炼
曾国藩日记中写道:
⽆事出门,如此⼤⻛,不能安坐,何浮躁⾄是!
⼼浮不能读书……
⾃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
晏起,则⼀⽆所作,⼜虚度⼀⽇,浩叹⽽已。
凡此种种,不⼀⽽⾜。
我很有感触。
首先我觉得我也是一个非常容易飘的人,就是静不下来,喜欢动,喜欢追求快。但是这十年来,我努力的让自己静下来, 通过写作输出来锻炼自己,让自己养成每天可以静下来思考的习惯。
建立星球,建立读书会,我也始终秉承这种思路,反复的告诉大家,复盘,复盘,坚持,坚持。 但是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根本做不到。小部分人,仅仅只能坚持一段时间。极少极少数人,可以永久的坚持,而那些可以永久坚持下的,我们都显而易见的看到他们的能力和成就。
这就是,晏起,则⼀⽆所作,⼜虚度⼀⽇,浩叹⽽已。
曾国藩的第二个缺点就是傲慢。
毕竟他考上了翰林院。但是又如何呢,这种傲气,在我们的行业里,像极了我们的很多注册会计师, 总觉得考过了注会,就不得了了,实则又装又穷。
不懂得与人交往,不懂得人际关系。
在我接触过的很多注会,在我合作的很多注会行业的人,都有类似的毛病。最后导致我坚决不与他们合作。
因为找一些有能力的人合作很简单,因为合作就意味着共赢,有利益存在,合作就很容易达成。
但是找到一些真正能一起共事,且沟通合作愉快的人,就很难。所以,我始终坚持一点, 自以为是的人坚决不合作。
曾国藩的第三个缺点,就是伪。不懂装懂,不会装会,不真实。
这也是很多人都存在的毛病。尤其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政治,到娱乐, 什么都可以与你侃侃而谈,但是真正到了正式的场合,演讲,或者讲授一些东西,屁都放不出一个。
最后第一个缺点,就是好色。
血气方刚的年龄,本是正常。但是曾国藩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不断地反思。
就是这一个普通人,资质平庸,智商平庸,也没有什么太高的修养,如何得到了蜕变呢?
那就是写作。
曾国藩从一俗人,最终蜕变成圣人,用到的方式就是写日记
曾国藩的早期⽇记,和我们⼤部分⼈的⽇记⼀样,记得并不得法,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不能坚持,就像我们大部分人无法坚持每天复盘打卡一样。
其次就是把日记记成了流水账。
最后就是在日记中的反思,自己根本做不到。
唐鉴和倭仁告诉他,⽇记不是这个写法。 记⽇记最重要的⽬的是反省⾃⼰。
“静海先⽣每夜必记‘⽇省录’数条,虽造次颠沛,亦不闲⼀天,甚欲学之。”
即使在路上,或者有什么紧急事务,也不打破这个规律。
我深深的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这也是我一直所践行的。
写作一定上生活上的一件大事,第一要义是心态, 不是应付一件事,也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把写作当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通过写作这种方式,来促进自己的变化。
其次,要抓细节 ,生活中的,工作中的细节。所以很多人说为什么我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以写,这些内容,全部来自于每天生活的细节。
大部分人的一生正是因为从太多细节上轻松愉快地滑过去,到了“大节”之处,也就没有了斩钉截铁的力量。
通过日记来反思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比如戒“⾊”,他也动⽤了⼤量⼼理能量。⼀旦⾃⼰动了⾊心,多看了哪个美妇⼈⼀眼,他回家就⽴刻记下来,痛切自责⼀番。
这里我也深有体会,我之前在公众号发过很多我十几岁写下的日记的截图,其实也是类似于这样,我会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如果我认为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会记录下来,然后在日记里狠狠的反思和批评自己。我甚至每天都会为自己的一天来打分,大家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看到过我的日记, 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几乎大部分的日记内容都是对自己不满意的。
也正是这种不满意,才持续的让自己反思和进化,以至于那段时间,我认为是我人生中最高光,最有战斗力,最不可战胜的时光。
通过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达到自我的优化。
另外,曾国藩会把日记拿出来分享,曾国藩为什么把⽇记给朋友看呢? 因为外力远远⼤于内⼒。
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每个⼈的意志⼒都是有极限的,⾃⼰监督⾃⼰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都有⾃尊⼼,因此通过⾃⼰的朋友、⽼师监督⾃⼰往往是最有效的,就好⽐⼀根基因不佳的⽵⼦,随它⾃⼰⽣⻓,可能⻓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种在⽵林⾥头,周围都是⻓得笔直的⽵⼦,和它们⼀起争阳光,它本⾝也就⻓直了。
其实这也是我建立星球的目的之一,我们通过对自己的复盘和反思,然后大家彼此的影响和监督,当你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的时候,你就会自觉地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总之,凡是开始了,就不能停止和退让。
我每天写作,曾经也因为太累想过中断。有一次我晚上11点多回到家,我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写了。我说太晚了,有点累。我朋友说,你一定要写,如果就中断了这一天,多可惜。于是,我坚持了下来。
其实就是这样,我们在星球里的打卡复盘也是这样, 无论你坚持了多久,一旦断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一旦断了,之前的一切就是白费的。
于是两年多的时间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坚持和蜕变,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我们累了,倦了,疲惫了,想躺一会,想玩会游戏,想出去走走,无论想要干什么,都是和坚持自己的事情成对立面的,这时候就是自我的博弈。
输赢就在一瞬间,所以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一直坚持下来。
在修⾝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阶段,更重要的是韧。 在⾃我完善的过程中,⼀个⼈肯定会经受⽆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爱惜自己了,困了就睡,加几次班就抱怨对身体不好,复盘打卡不超过三天,就开始为自己的中断找借口了。
其实,人从昏怠状态中挣扎出来,就如同青年人赖床一样,开头最容易反复。最好的办法不是在一边轻声催促,而是上去直接扯开被子,在他脸上泼上一盆凉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曾国藩之所以有所成就,因为他这⼀⽣,就是不断⾃我磨砺的⼀⽣,⼀天也没停⽌修炼的脚步。
从⻘年到⽼年,曾国藩都⽣活在不停地⾃省中,每天都在⽇记中不断反省⾃⼰的缺点,纠正⾃⼰的⾏为。 从⽣到死,他都⽣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中。他以⾃⼰的实践证明,⼀个资质⾮常平庸的⼈,如果真的实⼼实意地进⾏⾃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也值得去研究曾国藩的原因。星球中,我更希望吸收这些资质平庸的人,哪怕不是注会,哪怕没有名校的光环,但是他们的都有不同的专业能力,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蜕变的开始,一个观念和认知的升级。
所以,也是通过自我的实践,第一步就是 复盘,每天复盘,雷打不动。
日日自省,时时修正自身
也许我们一辈子不可能成为圣人,但是, 每天进步一小步,就会收获越来越好的自己。
洗除旧⽇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光明之域;视⼈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