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月亮》治愈感绝了!

旧书摊昏黄的灯光下,云厘指尖轻轻拂过一本泛黄的天文学笔记,扉页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瞬间僵住——这是《折月亮》里极具氛围感的重逢场景,也是社恐少女云厘藏了多年心事的少年傅识则的笔迹。卢昱晓将这个角色的惊喜与无措演绎得淋漓尽致:她先是瞳孔微缩,嘴角下意识上扬又迅速抿紧,手指攥着笔记边缘微微泛白,连呼吸都变得轻浅,生怕惊扰了这份突如其来的重逢。

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也没有激烈的情绪爆发,卢昱晓只用这些细微的表情与动作,就把内向者面对在意之人时的小心翼翼展现得入木三分。此次云厘一角,更让她走进了社恐群体的内心,把那些说不出口的暗恋、藏在心底的期待,都化作了看得见的温柔,让观众一开场就被《折月亮》这份细腻的情感表达所打动。

《折月亮》的治愈感,离不开卢昱晓与角色的深度共鸣。剧中云厘喜欢在天台看月亮,会把想对傅识则说的话写在便签上贴在月光下;为了能和他有共同话题,偷偷啃完厚厚的天文书籍,哪怕在交流时依旧会紧张到结巴。卢昱晓把这份笨拙的努力诠释得格外真实:她在讲述星座知识时,眼神明亮却不敢直视对方,语速时快时慢,偶尔忘词时的局促一笑,像极了现实里努力靠近喜欢之人的我们。这种不刻意煽情、不强行拔高的表演,让云厘的成长显得格外动人——从躲在人群后默默注视,到鼓起勇气分享自己的爱好,每一步都带着卢昱晓赋予的温度。

《折月亮》不只是一段青春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关于自我接纳的成长记录。当云厘终于敢对傅识则说出我喜欢你,当她不再因社恐而逃避社交,卢昱晓用眼神里逐渐增添的坚定,让观众看到了平凡人突破自我的力量。她没有把云厘塑造成逆袭的强者,而是保留了角色的柔软与敏感,让每个曾因内向而自卑的人,都能在云厘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在卢昱晓的表演里,找到接纳自己、勇敢前行的勇气。


(时尚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06日 20:08[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