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哲学,也搞过经济学;做过管理,也干过投资。却在十二年前最终进入了财税咨询行业,并矢志将其作为终生的事业和追求。人一辈子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应该说我是幸运的。但这种个人与事业的契合,实在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需要性格的对应,知识的衔接,老师的引导,当然也有机缘的到位。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是你对未来自己所能企及的高度的认知。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你所做的事情才有可能变成事业。简言之,观念决定成败。对于财务人员来讲,影响你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的障碍不是本人,正是你自己。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财税观?这是每一个财务从业人员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财税观至少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你对财税工作的前景怎么看?
你对财税工作基本规律的把握怎么看?
你对自己未来在行业里的位置和高度怎么看?
在企业中,财税工作属于管理工作,但它不同于普通的管理工作,原因有两个:
首先财税工作是所有经营工作的基础,所有经营工作,从采购到生产到市场到后勤管理,最核心的信息以数字的形式传递、累计到财务部门,可以说在企业中对整个经营大势和经营核心最了解的人莫过于财务。遗憾的是很多财务人员的工作仅止于此,这些数据到达财务之后如何能够发挥更大的效能,需要财务的加工能力,将数据以各种角度和形式进行加工,形成决策者可以参考的依据。这两个层面我们通常在专业上称之为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但我不喜欢将第二个层面称为会计,这其实是一种远远超越普通会计职能的工作,无论是从角度、眼光、技能还是效果均是如此。当然,财务控制工作更不用细说,关键的内部控制点通常和财务相关联,也多半通过财务工作来实施。简而言之,财务工作的作为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功能其实包括核算功能、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三大模块。这是企业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无法达到和比拟的。
另一个原因是财务工作又绝不仅限于企业内部,它绝不是闭门造车和自我陶醉,财务常常是企业内外部衔接的关键节点,当然这些节点中最重要的就是纳税。税务机关是国家机器,带有法定性和强制性,企业如何在税的问题上同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进行沟通、协调,最终达到微妙的平衡,这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而且需要实施者的智商、情商和知识结构都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方能做好。当然除了税务,很多对外的财务数据传递和衔接都离不开财务工作人员的努力,这些工作使得财务成为内外部信息的交换站。
与财税工作的重要性相比,目前企业领导人对财务工作的看法和认识普遍不足。这种看法反馈在企业经营中,造成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在工作衔接上的问题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同样造成业务部门对财务看法的反差。这两种反差给财务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麻烦,但反差同时也正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未来会有多大,今天我们如何想象也不过分。
财务工作具备天然的专业性,加之企业决策者对财务数据泄露的恐惧,使得很多企业的财务工作日益成为一个封闭系统。这种封闭系统的伤害是两方面的,既是对财务人员成长的伤害,更是对企业运营效率的伤害。打破这种封闭不能依赖别人,财务人员自身首先应当突破这种限制,站在经营角度把握和看待财税工作的核心规律,并用自己的正确观念影响决策者,影响业务人员。
那么什么是财税工作的核心规律?我想谈三个问题:财税工作与经营的互动、会计与税的平衡、证据链条的设计与把握。
财税结果源于经营行为,反过来又深深的影响经营行为,这就是财税工作与经营业务之间的互动。作为一个财务人员,永远只应该有一个思路,就是经营的思路,只有在这个指导之下才能做好财税工作,如果你觉得你不过就是个财务人员,这一刻你已经输了。我们所看到的财务数据处理,纳税信息处理,其实都是为了经营需要,脱离经营和业务的财务工作完全失去价值,将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
会计与税的平衡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国家的会计与税的体系是有关联但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会计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处理,税法根据各种各样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但这两件事情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又变成一件事情,麻烦正是出在这里,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有时候是工作更多向会计考虑,有时候是工作更多向税法靠拢。不同性质的公司也由于监管体系的差异在财税工作上存在不同的平衡点。比如上市公司更多偏重于会计体系和利润生成,而普通民营企业更多偏重对税的控制。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如何将两个部分结合到位,不着痕迹,实在是一种艺术。
作为企业之外的主体,理解和了解企业财税情况,除了关注具体数字,更重要的是数字背后的支撑,这种支撑我们称之为证据链条,它覆盖了会计报表、账务体系、合同、付款、发票、内部文件、法律证据等等多重关系,财税筹划的最关键工作我们常常叫做“方案落地”,所谓的落地正是涉及到如何将理论上的思路在企业中落实,打造出对应的证据链条,并使得各个关键证据之间具备勾稽关系,相互统一。从财务人员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和证据链打交道,但真正理解完整证据链的运作思路,能够用开阔的思维来设计他,用精妙的技巧来实施他,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从第一天工作就想混日子的财务人员。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好财务永远是少数,我们可以用二八定律来进行分析,在财务人员中,优秀财务人员最多占到20%,而在这20%中,真正的高手最多占到20%的20%,就是整体的4%。如何能够越过重重人群,抵达事业的巅峰?我也想谈谈我的个人看法,其实,人人可以成为财税高手!
当然你需要比别人更艰苦的学习,更超群的思路和更有效的沟通。三点缺一不可。尤其是沟通,常常是财务人员的弱项,而恰恰是沟通决定了你能够企及的高度。如何同老板沟通?如何同业务人员沟通?如何同税务机关沟通?财税高手一定首先是沟通高手,否则无法影响别人的思维和观点,你一辈子只能做那个勤勤恳恳的80%。
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一旦选择财务就意味着终身学习,毕竟这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终身学习又岂是财务所独有?
2、做事尽量站在公司角度,尤其是老板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只就财务看财务,就工作看工作,要搞清楚公司的目的和老板的想法,有的放矢,方可游刃有余;要知道,思维格局决定高度。
3、学习成为沟通高手,如何同老板沟通?如何同税务机关沟通?如何同其他业务部门沟通?这需要长久的磨练和有意识的总结复盘,最终决定你思维格局能不能落地实现的可能就是沟通。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人生已过不惑,最开心的除了自己的事业前行,恐怕更重要的就是能够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影响身边的这一群选择财税,热爱财税的朋友。但愿有一天,企业中的财税工作能够达到应有的地位,财税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老板理解,同事支持,财税江湖方能真正高手林立。